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宝典 > 创业学堂 > 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追寻积极情绪

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追寻积极情绪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7W 次

无论身在何处,每天都追寻积极情绪

困难是错综复杂的,如何运用积极的心态应对困难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身在何处,即使面对再大的挑战和困难,当我们在准备迎战时,也应积极向上,这是迎接困难的首要态度。

综合分析人生遇到的挫折与困难,不外乎这三种情况:

第一,个人问题,如经济问题、健康问题;

第二,家庭问题,如婚姻;

第三,事业问题、工作问题。

当我们在解决上述问题时,应首先努力做好以下三件事情:

(1)用愚己的精神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

(2)询问长辈的意见,寻找正确解决事情的方法。

(3)善于思考,争取找到根本的原因。

或许,泛泛而谈让很多人不能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那么和大家分享一个积极心态者的故事,你可以深刻地了解到积极心态是如何帮助人们走出困境,如何用积极的心态解决难题从而取得最后的胜利。

华德从小家境贫寒。在小学的时候就靠卖报纸和擦皮鞋来贴补家用,稍长一些,他成为阿拉斯加一艘货船的船员。在其17岁高中毕业以后离开家庭,成为流动工人。他热爱赌博,和一群“生活的边缘人”——逃犯、走私犯、盗窃犯等混在一起。他在赌博的生活中浑浑噩噩地消磨生命,终因为走私麻药物品而被逮捕判刑。这一年查理·华德34岁。

然而如此糟糕的华德却因为抛弃了消极的心态,从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华德开始在狱中寻找可以使自己过得更快乐的方法。他发现书中有他想要的答案,便孜孜不倦地在书中寻找快乐,直至他73岁去世,都没有放下书本。

在狱中的积极生活使得华德受益良多。良好的服刑态度,友善的为人让周围的人对其改变了看法。在懂得电学囚犯的帮助下,查理掌握了电学相关的知识;得当的举止言谈让他在狱中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他成了监狱电力厂的主管;在狱中对“布朗比基罗公司”经理比基罗亲切的态度,为自己在出狱后谋得了安身立命的地方。华德在出狱以后得到了比基罗的帮助,积极生活的查理两个月内成了工头,一年后成了主管,最后成了副会长和总经理。

华德在积极心态的帮助下获得了自己人生的幸福。试想如果查理没有入狱,查理继续和“边缘的人”鬼混在一起,继续用消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也许就不会有他最终的辉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用消极心态去生活。情绪是具有反作用的,你善待生活,生活也会善待你。华德在狱中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最终生活善待了他,让他成了一个有益社会的成功人士。

乐观的心态让恶性循环刹车

作家焦桐说:“生命不宜有太多的阴影、太多的压抑,最好能常常邀请阳光进来,偶尔也释放真性情。”一个阳光的人,总是能够在生活中自由自在地挥洒,勇于选择和承担生活的责任,不受尘世的约束却又深情细致;在任性与认真之间,不管是守着边缘或主流的位置,他都能在漂泊移动的生活中体悟人生。

真正的智者,总是会站在有光的地方。太阳很亮的时候,生命就在阳光下奔跑当太阳熄灭,还会有那一轮高挂的明月。当月亮熄灭了,还有满天闪烁的星星,如果星星也熄灭了,那就为自己点一盏心灯吧。无论何时,只要乐观的心态还在,我们就能让生活中的恶性循环刹车。

紫霄未满月就被白发苍苍的奶奶抱回家。奶奶含辛茹苦把她养到小学毕业,狠心的父母才从外地返家。父母重男轻女,对女儿非常刻薄。她生病时,父母会变本加厉地迫害她,母亲说:“我看你就来气,你给我滚,有志气你就去死。”13岁的小姑娘没有哭,在她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强烈的愿望——她一定要活下去,并且还要活出一个人样来!

被母亲赶出家门,好心的奶奶用两条万字糕和一把眼泪,把她送到尼姑庵。紫霄满怀感激地送别奶奶后,心里波翻浪涌,难道我的生命就只能耗在这没有生气的尼姑庵吗?在尼姑庵,法名“静月”的紫霄得了胃病,但她从不喊痛,甚至在她不愿去化缘而被老尼姑惩罚时,她从不流泪。但是叛逆的个性正在潜滋暗长。在一个淅淅沥沥的清晨,她揣上奶奶用鸡蛋换来的干粮和卖棺材得来的路费,踏上了西去的列车。几天后,她到了新疆,见到了久违的表哥和姑妈。在新疆,她得以重返课堂,度过了半年的幸福时光。在姑妈的建议下,她回安徽老家办户口迁移手续。可是当她回到老家后,她发现再也回不了新疆了——父母要她顶替父亲去厂里上班。

15岁的她迫不得已拿起了电焊枪,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低头,因为她的心中还有梦。紫霄业余苦读,通过了《写作》《现代汉语》《文学概论》自学考试。第二年参加高考,她考取了安徽省中医学院。然而她知道因为家庭的缘故,她根本无法实现大学梦。但是她并没有气馁,她开始默默地用笔书写自己的苦难。

1988年年底,紫霄的第一篇习作被《巢湖报》采用了,她看到了生命的一线曙光,她决定要用缪斯的笔来拯救自己。多少个不眠之夜,她用稚拙的笔饱蘸浓情,抒写自己的苦难与不幸,倾诉自己的顽强与奋争。辛勤的耕耘换来了收获,那些心血凝聚的稿件多数被采用,还获了各种奖项。1989年,她抱着自己的作品叩开了安徽省作协的门,成了其中的一员。

文学是神圣的,写作是清贫的。紫霄勇敢地放弃了从父母手里接过的“铁饭碗”,开始了艰难的求学路。她来到北京,在鲁迅文学院进修。迫于生计,生性腼腆的她当起了报童。骄阳似火,地面晒得冒烟,紫霄挥汗如雨,怯生生地叫卖。在一次过街时,飞驰而过的自行车把她撞倒了。看着脚踝肿起馒头大小的包,紫霄的第一个反应是这报卖不成了。她没有丧失信心,先用几天卖报赚来的微薄收入先补交了学费,身体刚刚好转后,她又一次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自助者天助,勤奋顽强的紫霄终于得到命运之神的垂怜,在文学这条路上,她结识了莫言、肖亦农、刘震云、宏甲等作家,有幸亲聆教诲,这让她感到莫大的满足。

为了节省开支,紫霄住在一个空军招待所的一间堆放杂物的仓库里。晚上,这里就成了她的“工作室”,她的灯常常亮到黎明。礼拜天,她包揽了招待所上百条被褥的浆洗活。有一次她累昏在水池旁,幸遇两位女战士把她背回去,灌了两碗姜汤,她苏醒过后一会儿,便接着去洗。她的脸上和手上有了和她年龄不相称的粗糙和裂口,但紫霄始终没有向一切苦难屈服。

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和顽强,紫霄慢慢地改写着自己的命运。她后来的经历要比先前顺利得多。后来,她随文怀沙先生攻读古文、从军、写作、采访,成名在她的人生中变得顺理成章,然而这一切因为她的坚强又变得不平常。

一个人最大的危险是迷失自己,特别是在苦难接踵而至的时候……命运的天空被涂上一层阴霾的乌云,她始终高昂那颗不愿低下的头。因为她胸中有灯,它点燃了所有的黑暗”。一篇采访紫霄的专访在题词中写了这样的话,在紫霄公心中,那盏灯就是自己永远也未曾放弃过的希望。不得不承认,她是一个坚强的女子,是一个不向困难俯首称臣的奇女子,她把困难视作生命的必修课,而她最终得了满分。

在我们的人生中,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挫折,当世界都处于黑暗时,我们不妨向紫霄那样,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照亮自己的人生路。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