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宝典 > 赚钱秘籍 > 和尚的心态,商人的成功

和尚的心态,商人的成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2W 次

当和尚遇到钻石 和尚的心态,商人的成功!

和尚的心态,商人的成功

之一 这是一颗钻石吗?

在你的想象中,和尚可能是这个样子:身材枯瘦、老态龙钟,与世隔绝而又高深莫测。

现在,请想象下面的场境:你就是这个和尚。有一天,在你闭关修炼二十年之后,你的师傅对你说,你已经达到足够的境界,现在,要求你下山去,在人世间修行。

然后你走出清静的佛门,出向喧嚣的尘世。在路上,你看见脚下有一颗异常发亮的小东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眼夺眼。你以前从未看见过个东西,你甚至叫不出这个东西的名字,你这时突然想起一部你经常诵读的经典《金刚经》,你想,这是是不是传说的金刚石,或者叫钻石呢?这时,你有三个选择:

第一,你可以视而不见,从这颗可能是钻石的小东西旁边走过。如果你这样做,你是对的,因为你早已经知道,万物本性为空,你看见了一颗钻石,其实你什么都没有看到;

第二,把这颗钻石拾起来,交给你的师傅,因为寺庙里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正需要你的化缘,你可以把这颗可能的钻石当作上天给你的一次布施。

第三,你拾起这颗钻石,仔细地研究它,使用它,一辈子都不要离开过它。

事实上,上面提到的和尚正是我,而我在以往历次轮回的经历中,上面的选择我都曾经做过。第一次,我选择了视而不见。我回到庙里,师傅对我的做法非常高兴,他说:你终于明白万物的空性了。第二次,我选择了交回师傅。师傅也非常高兴,他说,你不仅已经懂得,而且在实践中做到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你已经获得真正的般若智慧了。

第三次,我把钻石拾起后,没有交给任何人,最终,我成为一名钻石商人,拥有亿万财富。我在临死之前,把我所有的财富分给了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最后贫穷地离开人世,正如我的每一次尘世经历一样。这一次,我没有听到我师傅的任何评价。

其实,在每个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诸如此类的选择,而最终的结果非常奇妙,它没有对与错之分,所有的对与错只出于一个原因:如果你觉得选择是对的,结果就对;如果你觉得选择错了,结果就错了。

之二 我是和尚,我经营钻石

在这一世中,作为和尚,我选择了当一名钻石商人。其实,我是否是一名和尚中,以及我是否从事钻石事业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种种机缘获得佛法的大道。如果作为钻石商的我做到了,从事各行各业的你,也一定能做到。我的事业之路始于对钻石的打磨。打磨钻石是一项异常劳累的工作,因为钻石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物质,除了它自己,没有什东西能动得了它一分一毫!当然我就偏偏利用钻石来打磨钻石。在打磨和加工的过程中,我明白了《金刚经》的微言大义:万物的潜能一如钻石,一旦知晓这种潜能,就能带来人内在的德行与外在的成功。事实上,一旦我打磨成功一颗钻石,我内心的钻石也就成熟了一颗;一旦我内有的心性有如钻石般澈明,我的事业也就获得了成功,我的手中开始抓着大把大把的钻石!

在纽约的钻研界,可以说每个人都来历非凡,每个人都有离奇的身世和背景,而我也有着一些小小的特点:我是一名在读的佛学的博士,一名兼职做钻石生意的和尚。我发现,我的工作与我在寺院中的修行一脉相承,形式变换了,实质却是完全相同:我从最基层的职位开始做起,虽然入不敷出我还努力攒钱,最终买了一套西服;我每天六点钟起床,而四小时之前,也就是凌晨两点,我刚刚睡下;我成天身着西装,无论里面的衬衫是否被汗湿透,我依然保持着脸上的笑容;无论工作有多忙碌,我没有遗忘学习,而且利用出差的机会,回到寺院中继续修行;我的老板、同事以及顾客,不可能每天对我彬彬有礼,甚至经常有恶语相加,但我心中全无嗔怒,我心静如水,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在寺院中,我所做的事完全不一样,但它们都有着同样的名称,你可以把这些事说成是“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你甚至可以简单地说:“我在谋生”。这有什么差别呢。

之三 和尚的心态,商人的成功

在一般人的眼里,和尚非常奇怪:明明对金钱、美色、权力、名誉和地位的追求是人之常情,是人之本性,每个人在为得到它们而欣喜,得不到它们而愧疚,偏偏是和尚和所谓的隐士们,没有能耐得到它们,却故作清高地“视金钱为粪土”,红尘的乐趣你都不知道,你凭什么看破红尘!如果仅仅因为你贫穷,你悲伤,你不如人意就逃避红尘循入寺庙,那只能说明你是个没有勇气、缺乏能力的懦夫!其实,和尚没有“视金钱如粪土”过,那只是个别偏激文人的无病呻呤之作。相关,和尚珍爱金钱,寺中的和尚并不没有能力去赚钱,只把这个布施的机会留给了广大的善男人善女人,而自己却要用“忍辱”、“持戒”来勤修精进。这也是仅是三万六千法门中的一种。而这三万六千法门,正是2的36000次幂,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数字有多么大。

是不是和尚对金钱、美色、权力和名誉没有了追求呢?绝对不是,只是他们比较幸运,发现了一般人眼中的金钱、美色、权力和名誉背后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只是把一般人追求的东西当为作了表相,从而发现了表相深底的实质。这个实质是什么呢?如果我说这是“不可说”,你可能会举起一根棍子来打我。由于害怕被打,我打一个比喻吧:这个所谓的实质,其实正是你心中的钻石。做和尚的功课,就是日复一日地打磨内心的钻石。其实这颗钻石浑然天成、积天地之灵气、万物之精华,价值不菲,功德无量,它是完全的化身,它是佛性的代表,只不过被你的一些前尘往事,遮蔽了而已。

因此,五祖门下的大弟子神秀做偈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真的为我们脱离苦海指出一盏明灯。但偏偏出了个慧能和尚,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有人说,后者的境界更高。其实,境界那有高下之分?只不过神秀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也就是说过天下众生的,相当于大学教材,大家起步较低,还需要苦学;而慧能的话也说给自己听的,却是说过智慧已开者,相当于说过博士听的,没有通过博士的门,最好还是不要看博士的书。即使这一生成不了博士,也要为下一世打下基础。通过博士的门,最好还是不要看博士的书。即使这一生成不了博士,也要为下一世打下基础。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