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的读后感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的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W 次

这本书虽然是利用零星的时间读完的,但是每一次读都有新的感受,虽然这篇读后感是领导留的作业,但是我不想当做作业来完成,只想在这里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做一下梳理,和“同窗”工作的姐妹们来聊一聊。开始读的时候真的是有一点读不下去,倒不是因为书无趣,只是最近除了读育儿书籍以外,很久没有读其他的书,提不起兴趣。逐渐地,从开始的强迫阅读,到后面的闲下来就翻看翻看,再到后来便读出了点味道。书中的具体内容我不想给大家多介绍,给大家留一点神秘感,免得以后读起来没有新鲜的感觉。

优秀教师一定要知道的14件事的读后感

在这里只想谈一谈我的一些感受。首先,我觉得他这本书中所强调的是“教师”这一角色的重要性,而不是教给我们一些所谓的“好的教育教学的方法”,他是在人生观、世界观、审美情趣、人文交际等等,各个方面对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在书中并没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只是给了一些成功的案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体会出无论是“爱心妈妈”式的教育,或是“放手”式的教育,都不是他提倡或是批评的教育方式,他只看重结果。我觉得这个校长挺“酷”~其实本来一些所谓的“方法”、“经验”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硬道理”,都有着片面性和局限性,而很多教师就是在这些“硬道理”的推广中迷失了自我,偏离了自己的“轨迹”。如果你还在寻求一种“灵丹妙药”来拯救你的教育和你的学生,那么你错了;如果你找到了,那么我错了。我只是想说“灵丹妙药”其实就是我们自己。

读一读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体会一下他的精髓,如若不然这个世界岂不是太单调了?天下的'老师都是一个样,替孩子们想想也挺无趣的,从前读过的有关教育教学的书籍有所不同,以前读的无非或是从教师角度,或是从学生角度来看教师的工作,而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他是从一个校长的角度来写本书的。这给了我一个全新的视角。他的一些观点很有意思,比如:“行为表现比内心想法更具有实际意义”他经常告诉自己的员工,你们不必喜欢学生,只要做出喜欢的样子就行了。这个建议对于我们来说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其实不仅仅是做一名教师需要,做人有时也需要。

人们常常说不喜欢虚伪的人,可是虚伪的人又常常是最受欢迎的人。这正说明了人其实是需要欺骗和谎言的,所以才有了“善意的谎言”这一自相矛盾的词语出现。我们都学过辩证法,其实用辩证法的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存在着两面性的,只是我们如何去运用。具有良好的素质的人运用它,可以突出“善意”,发挥其长处;而素质不高者,却往往只能突出“谎言”的部分,东施效颦。

他还有一个观点:忽略也是一种智慧。其实不仅仅是运用在学生身上,在同事之间、朋友之间乃至夫妻之间这也是一种智慧。忽略并不是不理或是冷淡,而是一种更高度的注意。学生有时候犯错误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那是个错误,而是想吸引我们的注意,如果这时候我们与之针锋相对,会有什么好结果呢?所以我们就要无时不刻地使他们觉得我们在注意着他们,防患于未然。联想到同事之间、朋友之间、夫妻之间、母子之间、恋人之间……很多时候不也是因为我们不够注意才产生的矛盾、误会吗?我们也许会因为各种原因,使周围的人对我们有了误解,我们也需要要用“忽略”的智慧来化解这些麻烦,而不要用一些“制止”、“反击”来解决,这只会让我们更加烦恼。所以我们要在产生矛盾、误会之前做好沟通,让周围的人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使我们总是有着快乐、美好的心境,同时也感受者大家给我们带来的感动与呵护。“容忍小错误”也是作者推崇的一个观点。如果自己回家辛辛苦苦做了一桌饭菜,却被人挑三拣四,不是说这个菜咸了,就是那个菜油放多了,你还会有兴趣在明天再做一桌吗?这位校长对于自己的员工尚能如此,那么我们对于学生呢?反思自己是不是以前对孩子们太过苛责?虽然有“爱之深责之切”之说,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大人还有时偷懒、得过且过,更何况是十岁不到的娃娃。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犯错,只要他在进步,谁不是在跌跌撞撞中学会的走路呢?其实我们古人早有这样的教训,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说的也是一个道理。我们可以容忍学生的小错误,不要被这些小错误羁绊住孩子们进步的脚步,打击了孩子们学习的激情,而乱了孩子的发展的“大谋”。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也许有人觉得意犹未尽,也许有人觉得根本是“沽名钓誉”,也许这样才更加有趣,有了争论这个世界才会有更多话题,有想法的人总要比没有想法的人活得更生动。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