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红瓦黑瓦读后感800字

红瓦黑瓦读后感800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2W 次

导语:青春,其实就是一首忧伤的歌。他们褪去了单纯,收获了领悟。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红瓦黑瓦》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红瓦黑瓦读后感800字

  红瓦黑瓦读后感2017范文【1】

“有时候有时候,我会相信一切有尽头,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可是我有时候,宁愿选择留恋不放手,等到风景都看透,也许你会陪我看细水长流……”风中飘来丝丝冰凉,隐约掺杂着淡淡柿子清香,翻开书页,指尖流连在那情意荡漾的字里行间,不禁轻哼悠悠青春……。

一条铺着煤渣的白杨夹道,很宽,很长,通向另一个陌生而不可把握的世界——油麻地中学。白杨拔地而起,青森森地直指天空,周围没有人,唯有枯叶在风中幽幽飘落,一个瘦弱的小男孩,背着厚重的铺盖卷,从衣襟中探出半个脑袋胆怯地打量着一切摸索前进。他,就是林冰。初入中学的他犹如一只小老鼠,躲在漆黑的世界,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窥视着校园。漫长的小道蜿蜒而去,面对远方未知的生活他就像在迷雾中航行的孤帆,迷茫却又那般期待灯塔那抹光芒。时光倒流,回到那个秋日风中淡淡的桂花香扣人心弦,我扎着两个羊角辫,穿着肥大的校服,独自跨入小学的大门,走在石子路上,阳光透过繁密的枝叶缝隙投下斑驳的原点,我两眼放着光芒,一边拉着长长的裤脚一边新奇地欣赏着绿色满盈的校园,两个羊角辫在风中上下飞舞牵引着身后母亲深切担忧的双眸……。

“纯真的年代纯真的人情,”对于林冰念念不忘的便是那三个挚友。时不时掏出一枚小圆镜没完没了地照他那张下颔长得很开的脸的马水清,永远汗淋淋仿佛从梅雨季节中走过的谢百三,喜欢抢别人的篮球以“端大便桶”姿势投球百中的刘汉林。他们三个在这红瓦房中一起上课,一起下课,一起吃饭,一起打球……面对生活固定的格式里,他们总会创造许多新的细节,这次打篮球换了一个人,或只要球滚到水里的样子与上次不一样,他们绝不会看做是重复的活动,在这纯真的年纪,满足便是最大的乐趣。吴庄,一个普通的村庄,马水清的家是令人注目的,它深深留下了从前富有的痕迹,每到空闲林冰总要随马水清回家。院子很大,开门就是一条流动不息的大河,那儿长了两棵柿子树。秋风一来,吹落了枯黄的柿叶,那长得很大,扁扁的,熟透了,橙红色的柿子在夕阳的余晖里仿佛挂了两树温馨的小灯笼,散发着温暖的气息。这是马水清已故母亲为这古老院子亲手栽下清新的颜色,面对柿子树,他的心总会流来一股绵绵的温情。然而几年后,几个孩子放火烧年头留下的枯草使柿子树化为灰烬,仿佛烧掉了马水清全部的寄托和思念,他怅然地坐在焦土上整整一夜,凄冷月色笼罩着一切,曾经香甜的柿香成了回忆中不敢触碰的伤痕。思绪漫步在岁月的长河边,不禁想起昔日。杨柳依依,漫天飘舞着洁白的柳絮,似雪花,似白云,在空中一起一浮。吴子和我携手随风追逐在树下,尽情享受春的温柔,伸手捕捉那一团团柳絮,轻轻许诺要永远在一起。摊开手心,凝视它乘着我们美好的希望飞向远方。岁月悄悄流逝,犹如手中的那捧水,尽管紧紧合拢,终究会从指间滑落。如今我独自一人站在那年的`杨柳下,柳絮依旧飘舞,却少了那年的你,然而你嘴角那抹微笑是我念念不忘的回忆……

林冰在红瓦房、黑瓦房里纯真而青涩的青春就像他的那封信,发着清脆而单调的纸响,被他丢入河中,随着流水,一闪一闪地去了。也许行走在青春中,“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我们永不能停歇,就算含泪也要带着回忆奔跑,这就是青春。轻轻把折皱的书页捋平,默默合上书,风中依旧飘来淡淡柿子清香。

  红瓦黑瓦读后感2017范文【2】

那一年,我在北京读书,胳膊上汗毛超长的师兄曾对我照顾有加,在我二十二岁生日时他送我一本郭敬明的书,《悲伤逆流成河》,我不甚喜欢,他则推荐了一个作家给我,曹文轩。

当时竟从不知道这个作家。现在想来,当年被同学称为才女,真是徒有虚名。

看他的第一本书是《青铜葵花》,手机电子书。第二本是《草房子》,也是手机电子书。很可惜,当年草草看过,只是文字觉得极美,却很快就忘记了内容。

前段时间,以教育儿子的名义在亚马逊网上买书,看到了曹文轩纯美文学系列,九本,价格合适,又正值思想骚动情绪压抑期,为平复心绪,便下了单。拿回家看得第一本亦是《青铜葵花》,感动得一塌糊涂,甚至一度幻想能够生活在那唯美清远的大麦地,自己若是芦花般纯洁的葵花,一定也有敦厚善良的哥哥青铜相伴。

第二本是《红瓦黑瓦》,种种原因让我打破历史记录,一个月才看完,糟糕的是看完的时候前面的情节变得模糊起来。当初是下了决心要写读后感的,“不得已”又浏览一遍,很快,林冰,马水清,乔桉,赵一亮,许一龙,陶慧,夏莲香,杨文富,丁枚,舒敏,艾雯,他们的脸清晰地展现出来,他们每一个细腻的欢喜每一个隐秘的愤恨,每一个成长中面临的困惑,都让我我一阵悲,一阵喜,一阵无奈,一阵解脱。

青春,其实就是一首忧伤的歌。他们褪去了单纯,收获了领悟。他们伴着朦胧成长,最终有了清晰的人生目标。他们在从未经历过的路上跌跌撞撞,摸爬滚打,他们有时自信,有时自卑,有时勇气满满,又是又胆小如鼠。

故事很简单,记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学生林冰及其身边的人在红瓦房和黑瓦房发生的成长故事,于我来说,背景新鲜,比如忍饥挨饿,比如大串联,比如娃娃亲;故事却并不新鲜,少男少女青春期懵懂心理,比如,林冰与陶慧,被闹哄起来的“鸳鸯”,彼此之间想近却不敢近,想说却不敢言的心理,进城时相遇在船上,大串联时被闹哄紧挨睡觉、水龙头下洗脚、两人一起与队伍失联、林冰渴望与陶慧扮演哥哥妹妹、林冰多次徘徊在陶慧窗前、林冰写的那封情书,青春期里最美的一对少男少女,却因林冰的羞涩与陶慧的矜持,让那封情书最终没有被开封而漂在了水面。

比如马水清与丁枚以及舒敏之间,那朦胧的三角恋,马水清从享受到最终全部放弃。

比如杨文富与夏莲香,从小青梅竹马,杨文富挨批斗时勇敢的夏莲香与其共承受,甚至帮助杨文富偷回了那本反动日记,夏莲香懵懂的情感却被杨文富的懦弱和背叛残酷地撕成了碎片,以至于在黑瓦房时,夏莲香用其特有的叛逆反抗与杨文富的婚事,被父亲辱骂鞭打,最终用找其他男人这样极端的方式折磨杨文富获得自由。

如果这些可以称得上是爱情,那暂且就这样认为吧。这几段爱情故事,都如同油麻地的云一样散了。

  红瓦黑瓦读后感2017范文【3】

我读过很多曹文轩的书:《草房子》、《细米》、《根鸟》……每本书读下来,最喜欢的总是故事的主人公。可读完《红瓦黑瓦》,我最喜欢的人却是那个“染坊之子”赵一亮。

全书中写赵一亮的有两章,虽然不拿他当负面人物来写,但从他的高傲和与林冰作对的各种事来看,他显然也不是个“好人”。那我为什么喜欢他呢?正是因为他那种永不屈服,随遇而安的性格。

初见赵一亮:“赵一亮始终两臂交叉着放在胸前,将左脚稍稍跨出几寸,默默地站在那儿,嘴角上微带笑容。他使我感到了一种无名的压抑。”显然他极为高傲,不将一切放在眼里。我觉得这一段的描写很传神,让人如同亲眼所见,又强烈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到后来:“在一个节目中,本应由主胡奏的一段曲子,我却记不清了,台上的演员很尴尬地停住了。正当邵其平的脸上要浮起一脸失望的表情时,赵一亮却把他的胡琴拉响了,虽然比我的主胡低了一个八度,但音却是清清楚楚,并且一个一个音符都摸得极准,演员们像陷在泥淖中忽然得了救星似的,又立刻把动作做下去。这一段让我不得不承认,赵一亮的高傲也是有资本的。他拉副弓,却把主胡的曲子拉得很清楚,很准确。让人不由得佩服。

其实,赵一亮还有一个劲敌——许—龙。他是赵一亮的胡琴老师,琴技自也更胜一筹。他又有小理发店这消息传播的绝佳渠道。面对这样一个强敌,赵一亮所能做的就是在家苦练胡琴,并下定决心:一定要打败口水龙!林冰每次去他家,听到的总是他的胡琴声。这种“为达目的,不死不休”的精神也让我感动。

再后来,赵一亮没考上黑瓦房,接了他爸染坊的活,他对他那双染满颜料的手毫不害羞,并慷慨地把他的胡琴送给了林冰。这就是生活,你没有权利和能力改变。这种随遇而安的性格也令我拜服。

他家染坊的家业,也在不久后,被一把大火烧为灰烬。他穷途末路,被迫去解木排,偷木头,却被警察查了出来,关了起来……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