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读后感的作文汇总七篇精选

读后感的作文汇总七篇精选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22W 次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读后感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后感的作文汇总七篇
读后感的作文 篇1

《小狗钱钱》这本书的作者是博多·舍费尔,德国人。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童话故事,从这个童话故事里可以了解一些金钱的秘密和真相,以及投资、理财的办法。

单单听这个书名字和看上面简短的介绍,相信很多人就能猜到或想到,这本书的受众群体应该是孩子,本书确实是面向8-15岁之间孩子的。我是在看过作者写的《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后,才去看的《小狗钱钱》,这两本书的出版顺序也是《小狗钱钱》早近10年。后面有时间我会专门写篇关于《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的读后感,今天只说《小狗钱钱》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后,给我带来的思考是:孩子理财观念的如何培养、理财知识的如何学习、理财方案的如何执行。

孩子理财观念的如何培养

做为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而且是最具影响力的老师,所以,父母如果毫无理财观念,又谈何去培养孩子呢?这样就逼迫着做为大人的父母,要不断地学习、扩充知识。

书中的女主角,一个12岁的小女生——吉亚,一个偶然的机会,捡到了一只不仅会说话,而且还非常具有理财能力的小狗:钱钱,通过小狗钱钱的引导,吉亚打开了改变人生的另一扇门:财务自由。反观她的父母却一直被金钱所困扰,所幸因吉亚,而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书中女主角吉亚无疑是成功的,而他的父母却是失败(普通人)的代表(其实也是普罗大众的代表),作者借助童话故事在教育孩子们的时候,其实也在教育孩子们的父母,所以,作为成年人的你、我、他,应该,深深地反思自己!

理财知识的如何学习

《小狗钱钱》这本书通过小狗,钱钱,首先,引导女主角吉亚确立自信心。人一旦没有了自信心,注定是失败无疑的,所以,这是第一步,如何确立自信心呢?从最简单的每天记录成功日记开始,顾名思义:今天完成了什么有意义的事,记录在日记本上;第二步,制作梦想储蓄罐,收集梦想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视频、文字、照片等,用梦想激励自己;第三步,制定财务计划,拿收入的10%-20%进行定期强制储蓄,你会慢慢发现你正在变得不一样。

其次,想办法增加你的收入。这个世界永远不缺少挣钱的方法,缺少的是能够先思考,再踏实执行的人。孩子有孩子的挣钱方式,成年人有成年人挣钱的方式。随着收入的增长,那么,你的定期储蓄额度也在增长,这样你会越来越有信心。

再者,向比你优秀的人。吉亚能成一步步走向成功,你可以看到,她每一个阶段都在与不同段位的,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讨论。刚开始想找工作时,问自己的堂哥马塞尔,接着遇到是做股票和基金投资的陶穆太太,最后是大神级人物:金先生,也是小狗钱钱的主人。正是因为,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持续不断地引导,吉亚的思维越来越开扩,越来越自信,这是正向的循环。最后,金先生还主动提出要和吉亚一起开公司,设想一下,如果马云或是马化腾,和你一起开公司,你想想会是啥结果!

理财方案的如何执行

当有了理财观念和理财知识后,需要坚持不懈地执行方案,并且,时刻反思调整,向优秀的人请教、学习。吉亚就是一个好的例子。

结束语

博多·舍费尔不仅在《小狗钱钱》这本书里批判“金钱罪恶论”,同样也在《财务自由之路》这本书中批判过。我的思考是,金钱,没有罪恶之分,有罪恶之分的是人。

读后感的作文 篇2

假期中我有幸拜读了《人师的境界》一书。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业务理论的学习,也是一次思想认识的提升,更是一次心灵的荡涤。读后觉得,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班主任们那质朴的语言,那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无不让我由衷的钦佩。

我就说说我自己吧,季羡林先生说过:“真正的和谐是内心的和谐。”还有句非常好的话说道:“真正的.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的人相处。”在学校里,我的学生欢迎我,我的同事尊重我,我的领导重视我,我工作开心,生活充实。

与我的同事们一样,我欣赏自己的工作,每一天都认真的备教辅改,用一颗真心一片真情把点点滴滴的工作做好,乐在其中,无怨无悔。我觉得自己教书育人,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老师,对“幸福”的要求非常简单--一杯淡水,一壶清茶,就可以品出增补的滋味;一朵鲜花,一片绿叶,就可以闻到幸福的气息;一幅图画,一段文章,就可以读出幸福的甜美!

我欣赏我的同事们,我们大家都很平凡,但是我们不感到平庸。我们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社会的进步与和谐添砖加瓦。我们虽不是参天大树,但愿意做大树下的一方泥土;虽不是太阳、月亮,但愿意做天空中的平凡星辰。我和同事们,注定做不出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我想,即使无法拥有辽阔的草原,做顽强的小草,我们也绝不自卑!

我欣赏每一个学生,同时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去年教师节那天,我收到学生的许多贺卡,其中有一个上大学的学生这样写道:“老师,你的微笑像一朵娇嫩的花蕾,包含一团温馨的真诚;你的心灵像一汪澄碧的潭水,装载一汪无尽的宽容。你用欣赏的眼光鼓起了我这位差生生活的风帆,让我终生难忘!”我知道,即使是“差生”也有许多闪光的地方,他们渴望赞美与鼓励,他们需要关爱与重视。我改变了过去对学生比较粗暴的管理态度,对他们和风细雨,亲切关怀,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和谐。许多曾经孤独封闭的心灵,对我敞开了心扉。我对学生欣赏,有时只是轻轻一句话,微微一个点头;有时只是一个亲切的眼神,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对学生来说,那却是老师无限的信任、巨大的鼓舞。能够 让学生振作精神,奋发向上,这对于我们做老师的,是一种莫大的欣慰、莫大的幸福。

肖川说得好:“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生活在自己的情怀里,为有价值的目标不懈的努力。人的生命的价值就在于:在多大的范围内、多大的程度上给人以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生命的的价值就是用我们的爱心、用我们的知识、用我们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让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既然做了教师,就应该要有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就应该要学会摆脱名利的束缚,就应该明白这样的道理--你是鱼儿,就不要羡慕天空;你是鸟儿,就不要痴心大海。既然做了老师,你就不要怨天尤人,不要牢骚满腹,不要说工作平凡、生活辛苦。其实,把平凡的工作做好,你就不平凡:把简单的工作做好,你就不简单!

作为一名中年教师,我已经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接受自我、扬长避短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我想告诉年轻教师: 人生有太多让我们心动的东西,让我们想去追逐。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全部拥有它。假如我们偏偏不愿正视这个现实,就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烦恼。只有以积极、乐观心态面对一切,待人、处事、接物懂得随缘,只有这样,才会自在,才会获得精神的自由与快乐,才会让工作与生活富有诗意。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愿于老师们一起勤奋工作,积极向上,以阳光的心态,追求生命境界,演绎诗意人生!

读后感的作文 篇3

今年暑假,我读了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几本书,有《保姆狗的阴谋》、《塔顶上的猫》和《想变成人的猴子》。

笑猫是一只神奇的猫,他会各种各样的笑,微笑、大笑、狂笑、冷笑、皮笑肉不笑……,他还能听懂人的话。笑猫有许多朋友,有他的主人杜真子——一个长得像猫的女孩;还有“地包天”——一只胖嘟嘟的京巴狗,老老鼠——一只和猫做朋友的老鼠,整个翠湖公园里的老鼠都是它的子子孙孙……

日记里写了许多笑猫看见或者经历的事情,有的很好玩,有的很惊险,这些奇妙的故事都吸引着我。在读《保姆狗的阴谋》时,当阴险的保姆狗腊肠狗因为嫉妒,要谋害牧羊犬帅仔时,我紧张极了,心里好害怕善良的帅仔受到伤害。在读《塔顶上的猫》时,特别羡慕那只神秘的虎皮猫,她是怎么爬上高高的塔顶的呢?鄙视那些在塔下叽哩哇啦的所谓“高贵的猫”。在读《想变成人的猴子》时,看到“对对眼”老头欺负小猴,逼小猴表演为他赚钱,心里很愤怒。后来杜真子和她的伙伴们救出了小猴,笑猫狠狠地教训了“对对眼”老头,我看得开心地哈哈大笑。《笑猫日记》真是太好看了,我真想拥有一只像笑猫那样的小宠物,要是能去日记里的神奇世界看一看,该多好呀!

读后感的作文 篇4

假期刚开始,我就看完了《追风筝的人》。

这篇长篇小说讲述的是阿富汗地区的两个孩子的故事,一个叫做阿米尔,一个叫做哈桑。哈桑是阿米尔的仆人,他一直把阿米尔当作自己的朋友,但是因为阿米尔看他地位低下,所以从没把他当作真正的朋友,只是当作一个玩伴,这也让哈桑十分悲哀。

在他们那个地方,每年都会有一次放风筝的比赛,赢者可以获得无上的荣誉,阿米尔自身的努力以及哈桑的帮助,他获得了冠军,而这一举使那个地区的“小霸王”,另一个富家少爷十分地不快活,因此他和他的一群伙伴找到了哈桑,痛扁了他一顿。但是阿米尔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却无法帮助哈桑。最后,哈桑和他的父亲离开了他的家。因为战乱,这个富家子弟不得搬到美国。不知不觉他已经中年。他带着悔意,回到了家乡,却看到了民不聊生,硝烟弥漫,让他不能忘记的祖国——阿富汗。

他听说了哈桑被那些士兵枪毙在街头,死于非命。阿米尔的悔意更加深刻。他也得知哈桑唯一的儿子索拉博落入了阿米尔儿时的对手——也正是在巷子里对哈桑下毒手的那个人手中,在那个小巷子里发生的一切一切,都在阿米尔的脑袋里回旋,他久久不能平静……

终于,阿米尔救回了索拉博,但是他的心灵已经收到了重创,他已经忘了怎样笑,他几乎快要疯了。他,是那样的可怜,失去了父母,失去了爱……

是的,阿米尔犯错了,一个不可赦免的错,这个错误让他在以后的日子里失眠,在一个又一个夜晚里翻来覆去,他不能原谅自己,哈桑也不能原谅他。这篇小说让我感受到,一旦犯下了错,就无法挽回,再多的救赎,也不能弥补,就算是小错也是这样,这也更让我觉得,现在我们所拥有的东西,一定要珍惜。等到失去它们的那一天,才会知道它们有多么珍贵。

作者用最细腻的手法,描写了人类各种各样的情感,爱,恨,悔,失落,伤心,开心,大笑……我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真实的感受。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却让读者感受到最真挚的经历。

战争改变了阿富汗,改变了阿富汗的一切一切……战争让许多人在绝望中死去。文中有一个令我记忆深刻的片段:在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坐着偷运人去别地逃难的人的车上,空气令人窒息,还有难闻的气味。车上有一个阿米尔认识的人,硬是死在了车上,他的父亲,在车上,拿着枪,射进了自己的喉咙,血流了一地……这个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为你,千千万万遍。”

读后感的作文 篇5

“要上天堂,先下地狱”这是这篇文章贯彻始终的一句核心,也向我们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故事中的孪生兄弟似乎是向我们每个人作的比喻,我们每个人都似乎存在正反两面,一面是积极向上的,一面却是消极散漫的。

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本就是哥哥辛苦努力学习换来的,是哥哥辛苦学习的回报与见证。而弟弟本就没有资格去大学,却也苟延无耻得混进大学,结果以弟弟的品行注定得浪费大学资源,最终也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工作。由此可见,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过是一张吸汗纸而已,凝聚在个人身上的真才实学才是珍贵的财富。

这篇文章从兄弟两人的发展路径对比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无论你把他放在什么环境,他总归是会奋斗发光出来的。而没有才学,没有进取心的人,即使为他提供良好学习机会也是白白浪费资源的。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同情还是亲情把这样得奋斗机会随意让人,这是不合适,也是不规范的。向故事当中的哥哥做法,我想让当地教育部门查到估计也会遭受惩罚的,这样随意让人顶替怎么行呢?

总得来说,这篇文章向我们深刻诠释了一个至理,那就是要想进入天堂就必须要先到艰苦的环境经历刻苦耐劳的磨砺,也就是一个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路。这样的道路恰恰是当代很多面临毕业以后就业困境的大学生所必须明白的。

读后感的作文 篇6

当我读完《船长》这篇课文,合上书本后,脑海里还不断浮现出哈威尔船长那威严的身影。

课文讲述的是“诺曼底”号客轮在遭到“玛丽”号巨轮猛烈撞击之后,即将沉没时,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井然有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了深渊。

台灯下,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在那样危险的情况下,哈尔威船长原本可以和人们一起逃走,可是,他一心想到的却是先救妇女儿童,把生的希望留给乘客,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这不正表现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吗?想到这儿,我不禁惭愧起来。

而现在,面前书本上的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舰桥上,面对死亡毫不畏惧,他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救出60位乘客。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的是1870年3月17日夜晚,“诺曼底”号冒着危险在雾夜航海,正朝格恩西岛开去。突然间“玛丽”号向它撞了过来,“玛丽”号把它的船身剖开了一个大窟窿。这时候,人们半裸着身子,一片慌乱,争先恐后地向救生艇跑去。哈尔威船长却临危不乱,果断地让奥克勒福大副拿着枪对着那些混乱的人们说:“哪个男人敢冲在女人的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当人们都被救出去以后,船长却还站在船上,不愿意离开,像尊黑色的雕塑一样,毅然和船一起沉入了大海。 文章读后,我心中涌起了一座丰碑、一个高大的英雄形象—哈尔威船长,他这种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可能哈尔威船长也曾想过自己,只是但最后他还是下定了死亡的决心。能够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别人的生命,那这个人真的太伟大了,要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啊!最使我感动的是最后一段,哈尔威船长一心只为别人着想,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守职责,坚守自己的岗位,把船看作是自己的心血,自己的生命,做到船在人在,船亡人亡。

合上语文书,这篇课文让我感受到人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要镇定,当船被撞破的时候,船长竟然忘了自己的危险,为别人着想。他是那么镇定自若!一想到平时我遇到危险就大呼小叫,惊慌失措,而且有时也只想到自己是否方便,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利益有没有受损,我不禁惭愧万分。看了船长的行为,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总是要先想一想是否伤害他人的利益,是否对他人有利,而不是一味地以自我为中心。哈尔威船长是真正的勇士,他那种高尚的品质,那种钢铁般的意志,使我懂得了很多,并且不断激励着我,在学习上和生活中不断努力前进。 船长啊,我为你骄傲!我为你自豪!您那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将成为我做人的标准;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后感的作文 篇7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之处,随着阅读的深入,越发觉得精彩,发人深省。

全书从60多岁的退休老人哈罗德收到一份昔日好友奎妮的来信开始讲述。奎妮与哈伦德已经有 20年没有联系,信上奎妮告诉哈罗德自己患上了癌症,将不久于人世,这封信是专门来和他道别的。看到信的那一刻,哈罗德非常吃惊,往事也随之涌上心头,他觉得应该为奎妮做点什么,为了让奎妮恢复健康或活得更久,他决定从所住的金斯布里奇徒步走到贝里克郡,全程600多公里。哈罗德没有告知妻子莫琳,没有携带生活必需品和徒步所需装备,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裸走”,因为哈罗德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对奎妮的健康有所帮助。在没有借助任何交通工具情况下,哈罗德耗时87天,成功走到了奎妮的疗养院,见到了奎妮最后一面。

刚开始上路,哈罗德非常介意自己的外表和别人的眼光,中间也经历了几次动摇,但因为沿途陌生人、家人的鼓励、肯定而得以坚持,突然有一天,他似乎想明白了,开始享受以地为床以天为被的惬意,并乐意接受别人有限的食物和帮助,同时吸引了大批的追随者。徒步的过程,是哈罗德包括他的妻子莫琳的自我反思的过程,也是他们关系的修复过程,更是他们彼此心灵重建的过程。全书以哈罗德的行程为主线,穿插哈罗德、莫琳和奎妮的回忆,采用顺叙和倒叙想结合的方式展开。全书的人物关系主要有哈罗德和他的父母、哈罗德和莫琳、哈罗德和戴维、哈罗德和奎妮以及哈罗德在徒步过程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人物关系彼此间看似没有交集,却彼此交错、环环相扣。

通过回忆,我们知道主人公哈罗德从小便被父母遗弃,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也没有学会夫妻相处之道。这为他在处理与莫琳的关系以及养育自己的儿子戴维时种下了恶果。虽然他明白儿子戴维需要他的爱,他也很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却没法用语言和行动表达,也导致了戴维从小对他的不尊重和无视,特别是在戴维患上忧郁症后,他想帮又帮不上忙的无力感和挫败感使他愤怒。对戴维的爱的表达的缺失,引发了莫琳的抱怨和冷漠,使夫妻关系也降到了冰点。在哈罗德平凡一生中,唯有奎妮的出现曾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丝涟漪,而这份友情又因为奎妮的突然离开戛然而止。全书通过哈罗德、莫琳和奎妮的回忆,还原事实真相,原来是哈罗德在丧子之后精神一度崩溃,对酿酒厂进行了一番打砸,而奎妮替他背了黑锅,被酒厂解雇。全书无意中也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描写了哈罗德的情感遭遇,如父母的无情和奎妮的无私,戴维出生前,他和莫琳的恩爱以及戴维出生后,夫妻间的冷淡等等。

合上书本,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这让我不由的想起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不正是和哈罗德一样吗,一生碌碌无为、波澜不惊却一路向前,曾经的很多美好,在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中被丢弃、被撕裂,但我们已经习惯甚至麻木。或许我们也需要一些尝试、一些改变,一些不一样的体验,给生活一个停顿,停下来,好好检视自己的内心,听听自己的声音,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并尝试表达最真实的自己,永远相信“去接受一些你不了解的东西,去争取,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如果有信念,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