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86K 次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1

最近,读过一些关于教育的书,其中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是李希贵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和美国教育专家、教师一起分析课堂,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在这36天里,作者完全沉浸在哥大教育学院民主教育的浓厚氛围里,近乎贪婪地寻找着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吸收着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营养。这36天是智慧激荡的36天,也是作者深入思考、审问的36天。这些思考极有价值,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的极好的视角。

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思考日记,整本书里的情感绝不掩饰、不做作、不奉承,记录的是真实的感受,追问的、反思的是当前教育现状中存在问题,正是这种记录、追问和反思,引起了我的共鸣,甚至是给我很大的震撼。

“平等”是我们新课改的一个重要观念,作者一上来就提到了美国人对我们提到的问题:“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美国教育专家从作者带去的几节课的录像中找到种种不把学生当课堂主人的细节,如“请坐下”;美国教育专家竟然模仿着录像课的老师手指往下一点的动作说:“学生回答了问题还不知道坐下吗?为什么老师还要这样手指一挥,要知道,孩子这样一点面子都没有。”他还认为中国的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地提问题;而专家点评课时又几乎都围着老师转,基本上不关注学生。虽然,这一连串的质疑让李希贵颇为尴尬,但确实让他有所反思:我们在口号上喊着平等,但骨子里远没有平等的意识和行为。

给我印象更深刻的是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在美国的中小学校中,不管是管理,还是教学,他们都极其重视“生活细节”,越具体的问题,越能够引其教师与管理者的重视,他们研究的是“小问题”。就拿两国的学校守则来看,美国重视对学生日常生活习惯的培养,而我们则重视其行为品质的培养,同样是道德习惯教育,美国比较注意生活小节,我们却喜欢把目标定得很高。

在教育测量与评价方面,美国也很重视应试,只不过,他们能够以科学的方式优化应试教育,能够通过多次考试来衡量学生的素质,在作业方面,也总能以富有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完成,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答案。

在这短暂的教育观察中,作者所发现的是中美两国在教育观念甚至文化制度上的巨大差别,他在寻找,更在反思自己的人生阅历,他要“等一等自己的灵魂”,让那杂乱的思考变成有启发性的文字,而此时,我们所读到的,便是他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我相信,读过这本书的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应该会有很多触动。如何将先进的理念切实地融入生活,如何更好地组织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如何让学生的生活因为教育而真正得到拓展改善,是实际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个切实课题。我们的教育该走向何方,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可以做些什么?我们真的需要好好思考。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2

孩子学校布置家校共读活动,倡议家长写读后感,女儿相应号召,要求妈妈“必须写!”于是,为满足女儿的愿望,也为珍惜这次互动机会,我在忙完家务之余,就一直在书柜前踟蹰、打量,考虑选哪本书适合与老师或家长朋友们作交流。上下巡视一番,《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一下子跳入眼帘,我将其抽出,小心翼翼地摩挲书面、凝视着作者那深邃、刚毅的目光,禁不住回忆起初读此书时的如饥似渴、夜不能寐,于是展卷落座,再一次捧读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看似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本书开篇,也是作者这次作为哥伦比亚教育学院访问学者的第一天,开始自己36天教育之旅、思考之旅的起点。再具体说,这个问题源于作者首日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一位课程专家共同观看中国教师常态课堂实录时听到的质疑:为什么摄像机在课堂上只摄老师?为什么只见老师在那里指手划脚?为什么所有老师的声音都有字幕,而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却没有字幕?课堂上老师总是“抓”着学生一个个的提问题,其他学生这时候还能学习吗?

作者写到这位西方学者的率真让他感到了思维的威胁,而我,作为信奉并推行“学生主体”口号的人看到这里冒了冷汗:这些现象我们平时恐怕是司空见惯了,我们甚至还可以做很多下意识的解释,说“常态课堂机位有局限”、“这样的字幕设计可以使观者清晰教学环节”、“老师这样的课堂提问在班级授课制情况下很正常”等等。殊不知这些“习以为常”恰恰暴露的出“学生是课堂主人”这一看似深入人心的课改理念,实际还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并未成为广大教师内心的认识。很多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仍然深深盘踞在教育者的内心并真正指导着他们的行为——“口号”喊得再震天也只能是“口号”。由此,我又联想到儿子的开学典礼,典礼上很多关心学校发展的来宾,一系列程序、一个讲话和表态害得缺觉的孩子睡着了——看来他没有感受到开学的快乐而是无聊;联想到我们见到的一幕幕课堂实景,少数“精明”的孩子揣摩着教师的问题、投其所好地提供着配合的回答、享受着老师一个个赞赏的目光——事实上,更多的孩子无所事事,没有机会体会“主人”的被关注、被尊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作者在这一问题上与西方学者有强烈的共识,这在文中的另一个话题也有充分体现,那就是——对强势学生说“不”!

记得我们小时候,每家都有三五个孩子,这其中注定有一个思维敏捷、反应快的,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平日的吃、穿、玩儿等方面处处占先,这些“强势孩子”的表现实际是一种资源紧缺下的“弱肉强食”。当下,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小皇帝、小公主们在家里各个唯我独尊、当仁不让,可到了学校、进了课堂可就不同了——班级像个大家庭,课堂里的小伙伴中也同样有少数“强势分子”,他们表现出的强势往往是抢占课堂有限的时间资源,这一点中西方没有不同。作者在考察中就观察到这种现象,只是比起我们的“见惯不怪”,作者欣慰地看到美国老师的巧妙做法:课上,老师只发给每位小学生五根“发言棒”,有了这个限制,强势学生开始思考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不该说,如何把“发言棒”用到当用的地方。而习惯当听众的学生,也掂量着手上的发言棒,该出手时就出手了。过后访问这位老师,他谈到这样的观点:“不要以为纵容强势学生仅仅会伤害弱势学生。即使对强势学生来说也是很大的不幸。因为,一个人一旦离开校园,踏上社会,还是一味的强势下去的话,他们可能走向人生的失败,一个成熟的`社会是不会容许一个人处处强势的”。我们的老师们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我们的家长经常有进课堂,我们在看到自己孩子课堂充分展示时的开心、看到自己孩子次次没机会的落落寡欢、乃至无所谓,我们的心里会怎样呢?我是真心期待我们的课堂也有这样的“发言棒”。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是李希贵先生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访学期间碰撞教育智慧的经历,这36天的智慧激荡之旅,教育思考之旅天天精彩,全书为教育界人士客观清醒地看待我们的工作提供了一面面镜子;为家长们了解中美两国教育精髓提供了一个个不同的视角。我爱不释手,推荐您也看看!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读后感3

李希贵的《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他以独特的视角,以一个中国教师的身份,在36天里,在美国的课堂里,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的教育方式,读了这本书除了感受到中西文化及理念的不同外,有些相同的理念引领下却有截然不同的做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这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在国内,这个耳熟能详的句子却已经在校园里响彻了20多年,它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原则性口号,“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早已深入每个教师的心灵。但事实上我们真的把学生当课堂的主人了吗?在看到中国教师的课堂实录和点评中我们自认为能营造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能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足以把学生当成是课堂的主人了,因为我们一直这样说,也一直这样做。能拿出去的课当然是好课了。然而直率的美国同行戴维先生却发问: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吗?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相悖:录像师只摄教师,很少摄学生。老师说话有字幕,而学生的发言却没有;学生回答问题需要得到老师的批准才能站起来,坐下去;点评课上老师们点评的精力也大都放在了授课教师的身上,他们对授课教师在课堂上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关心备至,而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却又少之又少……

课堂的主人,在自己的“地盘”上,还是如此小心翼翼,如此不受重视,学生还能被称之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吗?如果没有看李希贵老师的书我们永远都不会对自己的做法产生怀疑。当然中西方的课堂也是无法苟同的,我们的课堂是有五六十人组成的大课堂,而在西方大都是小班化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规矩课堂将乱作一团。我们无法改变这些,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教学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我们可以在评课时更多的关注我们的学生,关心他们学的怎么样。

我无法改变什么,但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思考我们的教育,努力将这种思考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靠近,努力做一名无愧于心的老师。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