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读后感大纲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读后感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1W 次

踩着周六加班的点才鼓起勇气敲下这文章的第一句话。学习这件事果真不是跟嘴上说的那么简单,学习贵在坚持,难也在坚持。你看,我的本书读书时长7时6分,当前进度才82%,但其实呢,这本书我却是看了大半个月了,真的很惭愧。学习上我真的没有那股狠劲。我还总是喜欢废话连篇的抒情,还是就着当前进度写写读后感才实在。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读后感

《产品的视角:从热闹到门道》这本书从产品作为互联网企业长期跑赢的核心和基础入手,从而引出互联网产品经理承担着“设计好的互联网产品”的伟大使命,如此全文便围绕着产品经理这一视角切入。从三圈定位的产品经理模型分析、小白产品经理、到理想产品经理的诞生,发展成为执行力驱动,有产品视角的一年级产品经理;用户价值驱动,有沟通能力的二年级产品经理;再晋升为具备产品运营和规划视角的三年级产品经理。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做、看、悟产品,由浅入深,让我对互联网产品经理以及互联网产品的各个环节有了完整的认知。

“产品是手段,人是目的”用户是目的,不是去改变的对象。用户也是价值诉求的重点,不是证明能力的某种手段。用户越来越多的被产品定义了,同时也在让产品更加趋于社交化,服务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往往是这样的'产品,才越来越有价值。而我们要做的是让技术来赞美生活,让产品微笑价值最大化。

互联网需要产品经理,从美国互联网创业者乔布斯,到中国创业者腾讯马化腾、阿里巴巴马云、天使投资人蔡文胜、58同城姚劲波等,他们是中国草根互联网的崛起。说起中国的互联网,我们就不得不说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他们分别代表了互联网的三种盈利模式。所谓盈利模式即向谁收钱!百度是向企业收钱(to

B),腾讯是向用户收钱(to C),阿里巴巴是企业和用户进行交易,他来收取佣金(B to C)。

而当你决定成为一个产品经理之后,你需要对产品经理的能力模型做出分析。你要有一个的职业规划。首先,选一个你喜欢的行业;其次,在这个行业中选一个你的职业;最后,选一个公司起步。

其实职业起步很简单,做一个面试官没法拒绝的人。而你需要这些能力:如下图。从这些关键词分析可以看出,产品策划、运营和项目管理好像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沟通、执行力、学习能力等次之。官方说法,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第一负责人,调研用户、确定需求、规划产品和执行落地等。但事实上,大部分产品经理做的是打杂的事情,70%的时间在抢资源、做沟通,还有30%的时间做一点儿我们认为的“正事”。都说阿里是运营驱动,百度是技术驱动,腾讯是产品驱动。在BAT,产品经理的权限和职能也不相同。

一个职位的核心能力是能够让你区别于其他职位,并且能让不是从事这个职业的人看到的门槛。这种门槛或者叫做不可替代性,其实就是职业价值。我们试着从主流的三圈能力模型去分析,一个初级的产品经理需要准备的能力:用户体验,技术能力,商业思维。

用户体验。在场景、需求和动机三个维度进行培养用户体验能力,能够还原场景,通过用户需求了解动机。同时提升一些专业的技能。

技术能力。懂技术=沟通能力。基本上,我们认为产品经理必须具备用户调研和需求分析、PRD/MRD撰写、原型绘制、流程绘制和数据逻辑处理的能力。在计算机方面,建议大家至少要学会HTML、CSS和JS的知识,在数据字典、数据架构和服务器配置方面有所了解,知道所谓的“发布上线”是什么意思。

商业思维。它比产品思维涵盖的更多,需要看行业、格局、生态,并且通过产品打出自己的空间。其中雷军的“口碑”和周鸿伟的“免费”最具代表。

当你开始准备做一个产品经理之后,那么你就开启了产品经理之路,而破除小白产品经理的视角是通往一个合格产品经理的必由之路。多尝试,多体验,不要怕,不紧不慢,坚持下去就能培养出产品的感觉。广泛的体验产品,庖丁解牛一样去观察产品,是从一个小白用户转化为职业产品经理的重要一步。

理想产品经理为自己做产品,以自己为中心。产品经理应有3个认知阶段:没有认识到自己是用户,意识到自己是用户并力图剥离用户视角,意识到自己是用户并融入用户的真实视角去考虑问题。不要再把无知当创意了,需要走上正确的产品经理学习路径:认识产品(Recognize)、还原产品(Analysis)和创造产品(Creative)的RAC模型。通过RAC培养产品感觉并达到以下目标:

破除小白产品经理视角和理想产品经理思维后,我们来看看晋级后的产品经理应该具有的一些能力。

一年级产品经理:执行力驱动,产品感培养。执行力是你的价值所在。说到执行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简单的事情做好,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简单的事情,然后将每件事情做好。至少在时间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和知识管理4个方面开始改变自己,并为自己构建一个Knowledge

Map。在这些基础上,再通过上面说的RAC模型培养产品感觉。

“产品更像种韭菜,种下去,给肥料和水,长出来一茬儿,剪下来,再长一茬儿”一年级产品经理在懂得管理需求的同时,更需要懂得管理版本。版本需要封闭,没有封闭的版本是永远无法完成的版本。MVP(最小可行化产品)是一个比较符合产品发展规律的概念,设计原则有用户排序和功能排序两个部分。

二年级产品经理:用户价值驱动,沟通能力培养。学会定义流程和产品,把用户需求翻译成产品需求你需要具备(1)讲故事的能力,(2)抽象能力,(3)逻辑能力,(4)文档写作能力。其中针对第四点写作能力提出翻译神器PRD的几点原则要领,如下图。当二年级产品经理在具备以上几点能力时,同时应有好“人品”,一个不能保护研发、不能管理需求的产品经理是“不被需要的产品经理”。沟通能力≠会说,要换位思考,用技术、运营的思维去沟通。

“没有丑死的产品,只有难用死的产品”,对于产品来说不是外观是否好看,而是核心流程是否坚挺。流程是骨,交互是肉,肉可多可少,可美可丑,但骨不能歪,不能断。

三年级产品经理:运营和规划。从更加广泛的用户、市场、未来、竞争者和合作者视角去考虑产品发展,通过运营让产品微笑价值最大化。

高阶产品经理应具备对BAT和行业生态的认知与迅速“阅读能力”。应更关注横纵向的产品变化,横向即指竞争对手的产品、行业格局和蓝图,纵向即指产品前世今生、未来规划。而用户体验要素的分析法则把产品分为表现层、框架层、结构层、范围层和战略层。表现层是指视觉体验;框架层是指页面设计,也是我们说的原型;结构层是指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范围层是指我们对产品的范围定义,通常是PRD和内容需求;战略层通常是指产品的整体目标、用户需求和在行业中的机会。

产品设计与迭代视角做产品。我们常说,0到1是本质的改变,因为你破壳而出,成为一个可以不断迭代的存在。而1到N是随着环境和时间自然而然地生长。就像人一样,分娩是伟大的时刻,成长是不断迭代的结果。而互联网的一个思维就是,一边做一边改进,一边改进一边寻找机会。互联网从来不不谋求从0到N的改变,我们只追求从0到1的改变。

不尊重产品的规律没有关系,多交点学费而已。除了要遵循从0到1的产品设计规律,产品设计还需要遵循产品生命周期。大公司大部分标榜敏捷开发(Scrum),它的做法是先有场景和故事,通过故事拆解出功能点,最终归入某个版本。而小公司推崇“MVP”模式进行迭代的应该是最好的一种迭代方式。故事脉络清晰,功能点燃烧层次分明,容错和纠错成本低,但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决策者能否耐得住寂寞。

运营视角看产品。分为大运营和小运营,大运营更加偏整体,收入和用户总量、付费率与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值成正比。小运营更加偏具体,一般目标聚集在拉新、促活和留存,可以看出小运营的指标其实描述的是一个产品的质量和黏住用户的能力。而追根到底,产品运营的核心价值就是微笑价值增值,应紧密围绕产品的微笑价值展开,让产品卖点更突出,让用户更爽。

运营是产品的用户价值最大化的手段,那么话题和品牌也要坚持这一理念,将自己的服务和话题结合起来。总结出早期运营要点。

操盘与人性视角悟产品。听所有人的意见,看用户的数据,自己做决定。你要做这样的有魅力的操盘手,这样你的产品可能更性感,让人有欲望探索下去,而不是赤裸裸。

发现需求、优化流程、提升体验,是我们通往产品的自由之路,一切都是从发现需求开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