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安的种子》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安的种子》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14K 次

《安的种子》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的种子》绘本的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的种子》读后感范文(精选7篇)

  《安的种子》读后感1

这篇文章叫做《安的种子》,很早以前就看到过,一直记忆犹新,这次看到就拿他转出来给还没有看过的父母。

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妈妈和别人妈妈做比较。

所以,妈妈们,我们也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

这句话最伤害孩子的心,每个人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自己不喜欢听的话,也不要说给孩子听。每个孩子都最爱自己的妈妈,在他们眼里,无论自己的妈妈有什么缺点,无论妈妈爱大吼大叫还是温柔体贴,都可以接受,都不影响孩子对妈妈的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的爱。

每个孩子都是这样,看到自己的妈妈,眼睛都会发亮,会跑过去张开双臂,迎接自己最爱的妈妈。孩子都可以做到这样,为什么作为父母的我们,做不到呢?

妈妈们需要做的是,和孩子约定一个鼓励的动作,可以是摸摸孩子的头,可以是一个拥抱,也可以是一个拍手,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只要孩子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

有缘看到《安的种子》的人们——无论你是不是准备将它读给孩子听——也许都应该先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轻轻地念给自己听。然后想一想、再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

这个标题写的非常的棒,回想起来,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的确用了太多的比较,“谁谁家的孩子考试比你好”,“谁谁家的已经钢琴10级了”,“谁谁家的这次考入了北大”,然后末了再加一句“你怎么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这些已经习以为常的话,我们可能料不到对孩子的成长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换位思考,要是你的孩子经常冒出来这些话:“谁谁的妈妈做菜比饭店还好吃……”“谁谁的爸爸是哪个公司的老板,一年赚100多万”,“谁谁的爸爸,他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辆宝马”,“谁谁的家里,每年都要出去旅游3次”等等……末了再加一句“我的爸爸妈妈怎么这么没用?”试问作为家长的你感受会如何?

希望父母能从小种下一棵种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种子就好。虽然需要你的精心浇灌,但发展成什么样子是没有参考的,玫瑰有玫瑰的美丽,百合一样有百合的清新,哪怕是仙人掌必定也有他独到的一面,怕的就是拔苗助长,还等不及开花就夭折……

  《安的种子》读后感2

《安的种子》是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尊重它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

老师父分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

“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出来吧。”

拿到种子后……

我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本想。

怎样才能种出来呢?静想。

我有一颗种子了。安想。

(对本来说,种子是否会发芽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第一个”!在养育孩子过程中,父母如果不是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是教导孩子要力争第一,孩子可能就会成为本。)

本跑去寻找锄头。

静想要挑出最好的花盆。

安把种子装进小布袋里,挂在自己胸前。

本把种子埋在雪地里。

等了很久,本的种子也没有发芽。

(万物皆有时,生有时,长有时,衰有时,亡有时。本追求第一,却不知道万物有时,万物有序。)

等不到种子发芽的本愤怒的刨掉了地,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

我一定会种出千年莲花的。静想。

雪下大了,我先去把庙门外的雪扫一下吧。安想。

静去查找种莲花的书籍。

安去集市为寺院买东西。

静将选好的金花盆搬来,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

安接着清扫寺院中的积雪。

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的种下了种子。

安和以前一样坐着斋饭。

静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

(不以它本来的样子爱它,而是以我要的方式爱它,足以害了它!)

清晨,安又早早的去挑水了。

静的小幼芽因为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

(种子发芽需要阳光和自由,孩子的成长更是如此。)

晚课后,安像往常一样去散步。

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

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的看着眼前的绿叶。

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轻轻的盛开了。

(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对他灿烂盛开的祝福和期望里,我们是否给对了生根发芽的时节?是否武断的拒绝了滋养他的阳光和氧气?)

  《安的种子》读后感3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哪怕是双胞胎都有不一样的地方,爸爸妈妈都是无证上岗的,未经过任何培训,所以我们更要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也是从孩提时代长大的,每个人每个孩子都需要被肯定,被尊重。我们的孩子从来不拿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做比较。也请家长以后不要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怎么怎么样,你看你,谁谁考试又得满分,钢琴几级……那只是别人家的孩子而已。

小时候,我妈妈常对我说:人比人,比死人,管好个人就好。到自己工作快8年了,接触了不同的人和事,感受颇多。会接触很多孩子,身边的亲人和同事也面临孩子教育问题,家庭亲自关系等。若问我的建议,家长们先看看《安的种子》这本绘本吧,端正你们自己的观念和态度,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终身的老师,言传身教至关重要。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哪怕一点点进步,有一个小小的更正,随时随地,鼓励一下,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孩子,而不是挑剔的眼光,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很重要,让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

《安的`种子》是一本颇有禅意的绘本,每个孩子都是千年莲花的种子,尊重它原来的样子,郑重地给出等待,享受陪伴孩子的过程。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得到过“千年莲花的种子呢?”我们是遵循自然生长规律还是揠苗助长呢?平凡的琐事带给我们浮躁的心情,找个角落里静静地读一下《安的种子》,享受每一个安然的等待,迎接千年莲花的盛开。我很喜欢《安的种子》绘本,感觉自己找到了方向。愿所有的家长都能去看看,尊重孩子,与孩子共同成长。

  《安的种子》读后感4

这是一本文字与绘画都十分朴素的绘本,我站在书店的童书区,一气读完后不禁掩卷叹息。《安的种子》,与其说是给孩子们的读物,其实对于有机会读到它的大人,更有它特殊的意义。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日夜都在马不停蹄地追求着一些“珍贵”的东西。我们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能去陪着孩子静静地散步了,不提学习;有多久没有心无旁骛地准备和享受一份美味的早餐了,不想烦恼。

绘本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安是一名小和尚,一天师傅给了他和两个师兄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三个小和尚自然十分喜悦,于是分头去种。本立刻把种子种在雪地里,等了很多天自然没有发芽,他气得刨烂了地、摔断了锄头;静把种子种在金花盆里,按照书上说的浇上名贵药水,种子终于发芽了,他用金罩子罩住了幼芽,结果幼芽因为没了阳光和空气,枯死了;安呢,他把种子放在胸前的布袋里,对自己说:哦,我有一颗种子了。安一如既往地干着寺庙里的活,诵经做功课以及天天散步。春天来了,在池塘的一角,安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安欣喜地看着眼前的绿叶。盛夏的清晨,温暖的阳光下,千年莲花绽开了清新纯净的笑容。

在书评里,作家赞美了安的淡定从容,尊重自然规律,乐于享受平凡小事,我很赞同这些观点。可是思考一番后,我还是觉得对于一个普通人,让他把当下很紧急很重要的事情放下去干并不重要的事,实在是有站着说话之嫌。尤其对于工作和子女的教育,任谁都很难那么洒脱自如。那么为什么安能够如此从容呢?难道他不希望千年莲花早点盛开?我想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对于安而言,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与千年莲花种子同样重要。也就是说,去买东西可以保证寺院物品的供应,扫雪可以防止师傅和师兄们摔倒……我猜安在看到斋饭做好、水缸挑满后,心里的满足和喜悦应该不会比看到自己的千年莲花开放更少吧。这样看,每天乐呵呵忙进忙出的安,是不是就更容易让人理解了呢?

在很女儿小的时候问过我:为什么我要学这么多东西?我告诉她:只是为了多种下几颗种子,等你长大了这些种子也就长成大树了。现在的她,已经学会在感到累的时候安慰自己:我画画、跳舞并且坚持,以后我身上会长出很多棵树。

是啊,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在人的一生中都是由无数的细小部分构成,能说哪一个才一定算是千年莲花的种子?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发展演变,昨天最重要的今天很可能不再重要,昨天无人问津的可能今天人人趋之若骛。只有向安那样,充满爱心和热情,认真地对待身边每一件事,无论事情大小轻重,对己对人都能有个交待,我想千年莲花自然会在你的人生路上随处绽放……

  《安的种子》读后感5

年初我在西城青少年儿童图书馆为女儿还借图书时,偶然从书架上找到一本国产绘本名叫《安的种子》。本想借来凑凑数,随便看看,谁知读后却欲罢不能。每读一回,都让我感触一回,犹如品茗一般回味无穷。人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已很少会被触动了,随之而来的多是世故、固执和自以为是。而恰在此时《安的种子》悄然走近我的视野,宛如一股清风吹进我的心灵,让从前执迷的自我发生了一场心灵深处的反思与变革。

安的种子》讲的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但它却蕴涵了很深的哲理。在隆冬时节,寺院里的老师傅分给三个徒弟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并告诉他们这非常珍贵,让他们去把它种出来。拿到种子后,三个徒弟各有主张。徒弟本想第一个种出来!徒弟静想怎样才能种出来?徒弟安想我有一颗种子了。于是在不同的想法下他们有了不同的做法。本跑去找锄头,直接把种子埋在雪地里;静查找种植书籍,挑选名贵花土与药水,并为种子配备金花盆、金罩子和暖房等;而安却在大家忙于种莲花时坦然为寺院继续做着采买、扫雪、做斋饭、挑水等工作,照常做日常功课和散步……最终持不同心态的三个徒弟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本的种子没有发芽,他摔断了锄头不再干了;静的种子发芽了,但是为了保暖被金罩子罩住了,使它得不到阳光和氧气,没过几天就枯死了;安的种子在春天种在了池塘的一角,慢慢的生根发芽,并在一个盛夏的清晨轻轻地绽放了。

每每合上这本书,都会让我陷入深深地思考之中。作为孩子的家长,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呢?但是真正成龙的又有几个呢?家长们常常会说:“我的孩子天生不是那块料。”难道孩子一出生就已经决定了一生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当父母们饱含深情地望着刚刚呱呱坠的孩子时,不啻于得到了一颗千年莲花的种子。大家最终的想法都是希望看到自己的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那么该怎么做呢?是违背自然规律地拔苗助长?还是水到渠成地自然生长?徒弟本、静、安正好代表了三个类型的父母:第一类是不顾孩子生长规律一味蛮干地家长,结果是他们只能有三分钟热度,干得快失败的也快。第二类是自作聪明的家长,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与第一类家长相比更有智慧。他们对孩子呵护备至,并会想方设法为孩子提供最好的生活或学习条件,可最终大多数孩子还是会失败。因为家长们始终不明白温室里的花朵是无法经历暴风骤雨的。遗憾的是这样的家长比比皆是。第三类是胸襟博大、淡定坦然的家长。他们不会为孩子成长中的小荣誉小挫折而患得患失。他们会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看着孩子慢慢成长。这在我们现在这个浮躁而功利的社会中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经过反思使我看到自己的狭隘,我为什么不能做一位像徒弟安一样的母亲呢?现在我释然了,平和了更淡定了。比如我不再为女儿挑选大部头的书看了;不再为女儿不喜欢上兴趣班而烦恼了;也不再强迫女儿做她不喜欢的功课了……孩子需要顺其自然慢慢长大,任何的拔苗助长都会适得其反。现在我愿把这本书推荐给天下为人父母者共分享,愿天下每位父母都能种出千年莲花。

  《安的种子》读后感6

《安的种子》讲述当冬天的雪花纷纷飘落的时候,寺院里的老师父给了本、静、安每人一颗古老的莲花种子:“这是几千年前的莲花种子,非常珍贵,你们去把它种下去吧!”

本和静立即就开始行动了:本拿了锄头,把种子种到雪地里,因为看不到种子发芽而气急败坏;静则找来最好的花盆,查阅关于莲花种植的书籍和资料,用了最名贵的药水和花土。不久,他的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了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因为没有阳光和氧气,结果枯死了。静垂头丧气。

安呢,他把种子装在小袋子里,一直挂在胸前,然后像以往一样平静地为寺院扫雪、做斋饭、挑水,课后悠闲地散步。春天到了,安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他的种子,有一天挑水时看到了嫩芽,到了盛夏的清晨,在温暖的阳光下,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其实,不只只是安可以种出千年莲花,我们也可以,只是没有留心观察。

  《安的种子》读后感7

我今天看了一个绘本《安的种子》。

绘本里,老师给力本、静、安三个人每人一颗种子。本想争第一、抢头功,第一个把种子种出来,就什么都不顾,竟然把前年莲花种子直接种在了雪地里,结果不适于种子生长,种子就死了。

静虽然思考过该怎么样种种子,但是静过于溺爱,种子无法适应,长出来的嫩芽也死了。

只有安顺其自然,该扫地时扫地,该打坐时就打坐,等到春天时,就把前年莲花种子种在了池塘里,种子就发芽,开出了美丽的花朵。

这三颗种子其实就像三个孩子,本、静、安就像三个爸爸,爸爸对孩子总不能给孩子吃速高剂,让孩子长得像一栋楼那么高吧?也总不能太溺爱孩子,让孩子啥也不懂吧?只有像本那样等待,在合适的时候做孩子需要的事情。

我从这本书中知道了,要学会等待。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