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文摘 > 什么才是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

什么才是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6W 次

看了一期情感调解节目,问题貌似出在房子上。

什么才是一个人的终极安全感?

刘女士和方先生是一对半路夫妻,各自带有一个孩子,两人结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刘女士的渴望是,拥有一个她、丈夫和小女儿的三人世界,简简单单安安定定地过日子。这也是方先生之前作出的承诺。

理想总比现实美好,继子和公公接二连三介入他们的生活,夫妻之间的矛盾也相继出现,很快两人分道扬镳,离了婚。

在节目现场,刘女士一再强调缺乏安全感。她自己没有工作,经济上受制于丈夫,一言不合对方就以“滚”回敬她,包括她带来的大女儿。

继子和公公在前夫心目中排在前面,她的地位始终在最后。丈夫出尔反尔,言而无信。这些情况,都迫使她想抓住一套房子来获取安全感。可惜这样的要求,最终没有实现,而是在现居房屋上签了一份永久居住的协议。

房子只是刘女士的物质需求,她真正想要的是爱和安全感。假若方先生提供一套房,她从此就真的能够琴瑟和鸣、心安理得地将日子过下去?

关于安全感,作家张小娴写过一段话,正好可以作为这对夫妻情感问题的解答,也可给纠结于房子和物质的红男绿女们提一记醒:

安全感来自哪里?

有人说钱,有人说爱,有人说两者皆是。男人的钱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他对你的好,才是他对你的情意,他对你的好才是你的,可是这些东西也是会变的。

安全感终归来自你自己,只有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梦想是别人拿不走的。可惜很多女孩子只向外求,从没想过向自己求。

这倒让我想起当下流行的一句:面包我自己挣,你给爱情就好。有底气说出这话的女孩子,想必已经懂得了安全感的要义。

无独有偶,在家庭幽默大赛中有一个节目,被评委评论为简短却是最精彩的表演:

一对80后裸婚夫妻,用柔美的钢管舞形式,将现实中的蜗居生活搬上了舞台。在不足十平米的屋子里,只有一张凳子,所以一家人吃饭也要轮流着,一家三口只能挤在一米五的床上。

夏天,女儿坐在桌前写作业,爸爸爬上钢管慢悠悠旋转充当吊扇,风力不够,妈妈爬上去增加一个扇叶;爸爸带女儿在钢管上坐旋转木马;妈妈绕着钢管一边旋转,一边哄女儿进入甜美梦乡……

物质生活很艰苦,却是其乐融融,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节目表演完,爸爸牵着妈妈的手,妈妈牵着女儿的手,表达了他们的积极心态:与其抱怨一辈子,不如努力奋斗一辈子。电风扇会有的,洗衣机会有的,大房子也会有的,然后一家人坐在桌前吃上团圆饭。

就像评委刘仪伟所言,这是高级的幽默,很温暖,很温馨,又带着一点点酸楚。

幸福的样子有很多种。拥有一套大房子,自然是一种幸福;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拥有一套大房子,更是一种幸福;像这个表演中的一家三口,虽然蜗居,房子是他们的追求目标,幸福却一直被他们拥有,因为他们有家,家里有爱和梦想。

房子,不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快乐的充分条件。

写这篇文章之前,回想起有一次在南通濠河边,我独坐在一家餐厅等人,看到吧台上一块吊牌,上面写着这样两句:A house is made of walls and beams;a home is built with love and dreams。

学生时代所学的那些英语全都还给了老师,百度了才知,这是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的一句名言:房子是由墙和梁构造而成;家是由爱和梦构造而成。

谁说不是如此呢?英文似乎比中文更直观地区别了两者差异。

house,物质的,客观的,向外追求的;

home,情感的,主观的,向内探索的。

当下,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讨论房子房子房子,真正追求的,归根结底,其实是一个带有温度的家。

因为,能够为我们心灵带来慰藉的,不可能是墙和梁,也不会是玫瑰与钻石,而是隐藏在物质背后的爱与梦。

连岳说,没有安全感,爱将不存在。反之亦然,没有爱,安全感不复存在。

房子,能够为我们的身体避风挡雨,提供一个休憩的居所。

家,才是为奔走在路途中的心灵提供停泊的港湾。

钟爱流浪的三毛,说过这样一句: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因为她心中有爱,生命中有爱着她的人,虽然与台湾相隔千山万水,撒哈拉的每一个角落、不管行走至天涯还是海角,所到之处,都成为她灵魂的故土。

高晓松在访谈节目中透露,母亲从小教育他,人不该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在这样一种思想影响下,他至今没有购买房子,自然不是财力不足的原因。他觉得租房子住也很好,今天看中这里就住这里,明天看中那里就搬那里,一旦买房,整个生活结构和节奏就被固定下来。

对此,想必很多人发出质疑,这样的生活,安全感从何而来。安全感真的来源于一套房子吗?

高晓松的回答是:真正的安全感,是找到自己的精神维度,从而免于灵魂的漂泊。

这样想,需要一颗无比强大的内心,可以跳过外界表象直接关照人生本质。可是身陷世俗的尘俗之人,存在两种原始需求:一种是对安全、稳定、可预测的需求;一种是对探索、新奇、未知的需求。

上文所提刘女士的第一种需求显然更甚,高晓松偏向第二种需求。房子为身体提供了安全与稳定,唯有爱和家,才能收留一颗漂泊已久的心,免它惊惧忧扰,免它凄风苦雨,让它可以重新整装待发。心若不安,广厦千间,也始终漂泊在路上。

房子是家的载体和驱壳,家是房子的内容和灵魂。

家里无爱,心中无梦,琼浆玉露、琼楼玉宇也不过是冷冰的流质、坚硬的墙壁。安于爱意,追随梦想,箪食瓢饮陋巷之居,心中也流传着故乡的风景。

杏花春雨杨柳春风也好,狂风恶浪大雨倾盆也罢,年华消逝流年似水,愿你能够获得身安,更能让自己心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