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文摘 >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8W 次

你可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有时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发现自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自己曾经来过这里。而思前想后,又觉得不可能,自己这是第一次来这里。但既然没有来过这里,为什么又会有这种熟悉的感觉呢?

我就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那时真的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自己想着,莫不是前世的记忆。哈哈哈,现在想想,那时的自己可真是想象力丰富的不得了呀。

接触了心理学,我了解到一个概念——虚假记忆。这个概念告诉我们,我们的记忆力在一定的条件下会被改变,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认识。而且,这种虚假记忆的心理现象可能会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造成很多不好的结果。比如我们常说的被“洗脑”了,就是我们的记忆被人利用的一种现象。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虚假记忆最早被人们所注意是由于发现犯罪现场的目击证人的证词并不一定可靠。虽然证人自己确实认为他当时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但常常因情景信息的混淆导致对罪犯的错误指认或情景的错误描述。看到这个概念,我突然发现我们生活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误会也是虚假记忆的体现。我想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吧。比如,我和弟弟争论《昆虫记》作者是谁,我说是法布尔,他偏说是达尔文。法布尔,达尔文,法布尔,达尔文……就这样,我们争论了很久。翻开课本那篇《昆虫记》的节选文章,课文名称下面大大的写着法布尔三个字。正当我得意的想要向弟弟声明我才是正确的时候,弟弟却来了一句:“看吧,我就说是法布尔,你还和我争。”就这样,我们两就谁说的是法布尔又进行了一番无休止的争论。当时的我还以为弟弟是在耍赖,现在想想当时的情景,弟弟也不像是在耍赖,可能就是这虚假记忆害得吧。

同时,由于记忆代表着一个人对过去活动、感受、经验的印象积累。所以,在遇到一些复杂的、没遇见过的、难解决的事情时,记忆所提供的知识经验会起很大的作用,人们会根据自己以往的习惯经验等对一些事情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结果也就可能改变事情的本来面目,从而出现记忆错觉、虚假记忆。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第2张

这里给大家讲一个有关记忆错觉的实验,它很有力的证明了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欺骗、我们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威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金伯利·韦德教授和她的同事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韦德教授请20个人说服自己的一名家庭成员参与实验,实验的内容是研究人们为什么会记得儿时发生过的事。研究人员要求这20个人“暗中”提供一张参与者儿时的照片。然后研究人员对这张照片进行了处理,PS出参与者搭乘热气球在空中遨游的假照片。最后,再让这20个人提供三张参与者的真实的儿时游玩的照片,这三张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参与者经历过得一些童年趣事。

在为期两周的实验里,参与者接受了访问,每次访问研究人员都会让他们看那3张真照片和那张假照片,并鼓励所有参与者尽可能详尽的的描述一下这4张照片所记录的每一次经历。刚开始的一次访问中,大部分人都对自己真实经历过的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大部分的人都说对热气球的旅行没有多少记忆,甚至有人明确的说他压根没有过热气球的旅行。研究人员让他们回去再好好想想。经过几次访问,有几个人能详细讲出热气球旅行的细节。对还没想出这次经历的人,研究人员依旧让他们再回去好好想想。在要结束访问时,一名曾明确表示过没有这次旅行经历的人也详细的描述了有关热气球旅行的经历。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第3张

通过大量类似的实验,韦德教授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虚假信息便能操控别人的记忆,甚至可以让人回忆起一些从来没发生过的事。由此可见,我们的记忆并不一定是真实的,我们的记忆是会欺骗我们的。所以,别太依赖和相信自己的记忆。还有就是我们要防止自己的记忆被他人利用。

那么,怎样防止自己的记忆被利用呢?这里有几个小提示给大家:

①不要太迷信权威,在自己的观点与一些权威人士不一致时,不要马上倒向他们,要有自己的思考,要敢于挑战权威

②要有自己的主见,坚定自己的立场,做自己认为对的事,少受外界的干扰

③不盲目从众,不随大流,要有自己的个性思维

④不过分依赖自己的记忆,在对什么重要的事疑惑不解时,尽量去实际考证一下

⑤不轻易听信别人,不把他人也经历过的同自己相似的经历混淆或者说合理化为自己的经历

你的记忆不一定是真的,你的大脑可能在欺骗你 第4张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要认清自己的记忆,守护好自己的记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