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网络文摘 >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2W 次

好几年前,我追一个京籍女作家杂文看,那位大神叫赵赵。

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得不到

记得有篇文章是写她母上大人的,里面有段话印象深刻。

大意是,无论给家里换多大的房子,母亲总有本事把家变成一个有顶的垃圾场,各种空饼干桶、破螺丝刀、半圈没用的电线……都会被仔细收着,就是怀着这样“总有一天会用上”的想法,老妈把好好的家,一日日变成了没地方下脚的二手货市场。

所以她结婚后,有了自己的房子,第一件事就是买了很多带抽屉的柜子,怀着恶狠狠的心,把一切鸡零狗碎都塞进抽屉里,她一定要有一个特别整齐简净的居家环境。

那年头还没流行“性冷淡装修风”,也没有所谓的“断舍离”,她就是凭直觉这么干了——应该是实在受不了那种囤积症的拥堵感了吧。

囤积症也是焦虑症的一种,所有的囤积症患者都有一个关注点——“以后”。

我曾小肚鸡肠地想:心里得有多强烈的不安全感,才会时时刻刻要考虑到“以后”啊。

我有个朋友的爸爸,也是严重的囤积症患者。她父亲生于上世纪50年代,童年时亲眼见到自己的姐姐因为家中没口粮被活活饿死,作为家中唯一男丁,他靠母亲夜夜去生产队的田里偷胡萝卜和花生才勉强活下来,所以,他们家的家训是——一定要吃好!

我听过最奇葩的一个细节是,每年秋天大青豆上市时,她父亲都要买很多很多回来,一筐筐剥豆米,装在保鲜盒里,冻上半冰柜——你没看错,是冰柜。然后他们家一整年都能吃上各种青豆米菜肴了,豆米蒸鸡蛋、豆米蒸香肠、豆米雪里蕻、豆米小炸酱、豆米汆肉汤……一直吃到第二年的秋天,新的大青豆再次上市。

我第一次听到被吓坏了,问她,为什么一定要是青豆呢?

“不容易腐坏,抵饱,豆子营养价值高。”她无奈地摊手。

都是最大限度吃饱活命的逻辑。虽然那段记忆对她父亲来说已过去几十年,但伤痛却贯穿了一生,变成行为模式上的痼疾。

朋友无法拒绝冰柜里的大青豆,即使早就吃吐了,但那是治疗父亲焦虑感的一味药。

我们每个人都有囤积症,即使你现在的日子过的已经这么好了。

看到网上的新书推荐就会想着下单,花花绿绿堆了一书柜,像是样板间的书模,出发点也不是为了装装样子,每次买的时候心里还是很真诚地想,“过段时间吧,总会看的”;

办各种会员卡、优惠卡,哪怕真不顺路,哪怕只是偶尔才会去的地方,也要办张卡,一是当场就有会员优惠啊,会诱惑你,再则,心里总想着“肯定还会再来呢”,其实有些地方真的就不去了,或者去的时候人家已经倒闭了;

出去旅行,永远没有耐心听导游说什么典故,也不会给自己一根烟的时间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去每一个景点都跟走马灯一样乱转,瞅啥拍啥,各种自拍,其实记忆卡了存了一大堆,回来都没时间仔细看,一想起那趟旅行,记忆中全部是“手机怎么又没电了呢”;

最可怕的一种囤积症,是囤积信息,关注了一百多个公号,各个背着小红点,公号狗认真做了一天的内容,你一秒钟扫个标题就PASS,你说你又不想支摊子取名字,你每天阅尽标题党到底想干嘛;

最最可怕的一种囤积,是囤积人脉关系,压缩自我,配合他人,看起来三朋四友人脉广泛,通讯录里有成千上万的好友,借个五百块钱,都按不下去一个电话号码。你又不做微商你要那么多好友干嘛,即使做微商,也保不齐这些点头之交不把你屏蔽呀;

……

喜欢囤积的人,总在高瞻远瞩地关注“以后”,却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现在”,我们像一个思维多动症患者,没办法安静下来,呼吸均匀,享受现在——

而活着的最高标准,不是“过好当下”吗?

囤积症的本质是一种逻辑混乱,注意力缺失。

很多年轻的父母给自己的宝宝报各种昂贵的早教班、兴趣班,以锻炼小朋友的“注意力”,而自己在家里,连半个小时心无旁骛地陪孩子玩个游戏都没耐心,拖着小小的人儿从这个班蹿到那个班,自己坐在门外的沙发上拼命刷手机,到底谁更该锻炼注意力呢?

有一句话:时间花在哪儿,都能看的到。

心理学家说:

注意力就是生命力,你关注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分散注意力的东西越多越琐碎,你的本身的力量感就会丧失的越快越多。

瑜伽让我们集中精力关注呼吸,就是在锻炼对自我的注意力。

你对自己都不关注,不去倾听内心的声音,选择混沌芜杂地活着,谁又会有耐心去了解你呢?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