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作文大全 > 顺境成长记叙作文

顺境成长记叙作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3W 次

1顺境成长

顺境就是良好的境遇,逆境与之相对,它们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棉队的人生境遇,但是,相比较而言,顺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

但是,孟子一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激励了不少身处绝境中的人们奋发图强。古往今来,我们也常遇到这般说法:逆境励志,顺境杀人。

三国刘备,白手起家,名微而众寡。在豪杰并起,刀光剑影的东汉末年,他四处奔波,寄人篱下,遭人排挤。多少次险些失去性命,多少次妻离子散。不可不谓逆境。然而,他“欲信大义于天下,匡扶汉室”的志向却因此更加坚定!终于,经徐庶和司马徽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下山,开创了蜀汉大业。刘备的儿子刘禅,17岁便被立为太子,与曹家兄弟争储不同,刘禅的两个弟弟根本对他构不成威胁。3年后,刘备托孤白帝,年仅20岁的刘禅便登基为帝,握有天府之土成都。然而他却温饱思淫欲,国殷民富而不之存恤,事无大小皆依仗孔明,终于刘阿斗一步步葬送了蜀汉。

一句:死于安乐,不知道让几千年来多少富家子弟握有有利条件,却失去进取心,躲进宿命里:不是逆境才能成材吗?我们生活富裕怎么才能成材?

别忘记,还有这么一句话:逆境用来磨练意志,顺境用来发展事业!

毛主席在领导人民在艰苦的条件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后,他曾经讲:取得全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出的第一步,今后的路更长、更艰巨。他告戒同志们:务必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谨慎谦虚、不骄不躁的作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没有颓废,积极摸索前进的道路,终于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发明大王爱迪生,年轻时期接受逆境的巨大考验,后来,他的电灯为他赢得了巨大荣誉和财富,在顺境中,他没有沉沦,他继续秣马厉兵,创造了1000多项发明!

顺、逆境本不是绝对的,同一境遇既可以是顺境,亦可以是逆境,关键在于身处其中的人。朋友,如果你觉得现在生活环境阻碍你发展,不妨把它看成是逆境,用它来磨练意志,如果你觉得生活有太多的痛苦、无奈,没关系,这正不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发展事业的顺境?

我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凭借顺境好风,我们可以展开成长双翼,在人生天际飞得更高!

顺境成长记叙作文

2在顺境中成长

大家常常认为,在逆境中才更有利于成长,而我反驳这个观点,我认为,在顺境中才是有利于成长的。  

在顺境中可以让我们找到更多自信,得到更多前进的动力,一直顺风顺水的走下去,毫无任何羁绊的走下去,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结出金色的果实。  

在逆境中成长未必就是好的,虽然成长的途中不免会有绊脚石,多数人遇到绊脚石只会无助的呐喊,等待援助之手伸向他。若是绊脚石太大,会容易消磨人的斗志,让人想到放弃,最终精神颓靡,一振不作。只有在顺境中风风光光地走下去,才能真正笑到最后,真正的成长。  

有成就的人未必都家庭贫苦,生活孤凄悲凉,它们成功的条件很丰富,脸上永远挂着王者的微笑,顺境中的人走的路总比逆境中的人走的路好走多了。  

你若是不服,那我可以问您:顺风的船儿开得快还是逆风的船儿开得快?无庸置疑,当然是顺风的船儿。我可以用最简单的物理知识解释下:当阻力大于动力时,只会让人后退,当阻力小于动力时,才会使人进步。就算没有文化的渔民或船夫也该明白“顺风掌舵”这个成语的意思,您还有什么理由来反驳我们的观点呢。  

有“一门父子三刺客”之称的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为何能一同与欧阳修、柳宗元等人齐称“唐宋八大家”?其根本原因不就是一个能吟诗赋词的父亲造就了两个多才的儿子吗?这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顺境。  

李清照也是一样,同样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本是苏轼的学生,又是一个不小的官员。大家都知道古代女子地位低,不能得以上学,而李清照能有如此之大的成就也全全来源于她的家庭以及她的父亲对她的影响。不然如何这样出类拔萃,如何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对于唐僧来说就是一个顺境,若是没有这三人一路护送,唐僧估计还没上路就一命呜呼了吧。还有孙悟空的自身条件,他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还毫发未损,您若是压在山底下五秒,早就找不到尸体了吧。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烤了三天三夜练就了一双火眼晶晶,您若是在炉子里烤上一下估计早成“北京烤鸭”了吧。唐僧师徒四人的组合本来就是天造地设的一个组合——一个极好的顺境,就算再大的困难它们也能齐心克服掉。  

那些被视为在顺境中成长的人,往往都忽略了它们的顺境,充当教材来教育我们罢了。其实他们身后大多都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与自身条件。有良好的开端还怕修不到正果吗?只怕那些在逆境中成长的人,摔了个跟头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不妨去查一下,中国名人富豪榜上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只有20%的人是真正从逆境中走出来的,而80%的人都是凭着良好的条件走向成功。一目了然,顺境更出人才,您为何要拿20%的例子来反驳我们80%的例子呢?少做点无用功吧。  

中国古代史上下五千年,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只有一辈子在田里耕作,能培育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世界上不就只有一个吗?那些父母都是当官的、都有一番大事业人的孩子,谁会流落到农村替别人看家守门?不都是一代强于一代吗?顺境比逆境更易于成功,更易于成长,这是个不可更改的事实。  

虽然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有一定道理,但一些人未必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于安乐而衰亡,在忧患中郁郁不得志的人,说不定早得抑郁症郁闷死了,在安乐中怡然自乐的人,越会享受生活的美好。我并没有否认孟子的这句话,知识在某些方面,这句话不适用。  

在顺境中成长,不走那些冤枉路,踏踏实实地走下来,最终才能稳稳到达成功彼岸。少去做那些“不走寻常路”的人,不然摔了个跟头,哭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3学会在顺境中成长

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有人向他祝贺:“看他长的多壮实,今后他一定会成为一个像你一样了不起的体育明星。”贝利听了不假思索地回答:“他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绝不会有我这样的成就,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的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是非常贫穷的。”

我们总是听人们说逆境成才,像培根曾经说“奇迹是从厄运中出现的。”别林斯基也说过“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古往今来,多少个逆境成才的故事啊,司马光忍辱入狱,在狱中完成《史记》这部旷世巨著;李时珍不畏严寒酷暑,跋山涉水,奋斗了27载成就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左丘明双目失明,用毕生精力写出《国学》,一代天才音乐家贝多芬是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写出了《欢乐颂》……这种故事举不胜举,可又有多少是被我们真正记住的呢?社会上的人都说我们90后身在福中不知福、叛逆、“个性十足”……基本上都是一些在安逸中不知成长的贬义词,可是他们又何曾想过,从古至今有多少个英雄是从顺境中早就的?正是因为恶劣的环境激起了他们的斗志,拥有先天的竞争意识,但处在在顺境中的我们就是缺少那种动力,没有竞争意识,哪里来的斗志?虽然说那些艰苦奋斗的故事,可以时刻警醒着我们,但又有多少人将那些艰苦奋斗的精神铭记于心呢?既然如此,我们如何学会在顺境中成长呢?

首先我们不应该满足于物质上带来的富足,而应该着眼于精神。人的生命只有两万天,人生以60年为标准,共计21000天,其中睡觉占用20年,吃饭占用6年,娱乐玩耍占用8年穿衣梳洗打扮占用5年,行路游泳堵车占用5年,生病3年,打电话1年,上卫生间1年,闲谈70年……最后剩余的时间为10年。我们只有10年来为这个世界创造点什么,或者说,我们只有十年来实现人生的价值,难道这个数字还不足以让我们惊醒吗?其次,我们不要总是享受这些优越的物质条件,更多的应该是感恩于社会,感恩于社会所有的奉献着,从而使自己也成为回报社会的一员,将自己的所学所得回报于社会,况且我们今后所处的环境都一定不永远都是顺境,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必然是顺境与逆境的不断交织。现在就让我们谢绝祖辈们编织好的安乐窝,艰苦奋斗,努力创造的新天地

有人在物欲横流中坚守着清贫,有人在庸俗泛滥中坚守着高雅,有人在寂寞孤独中坚守着理想,那我们就在安逸舒适中坚守着斗志!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