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1W 次

在工程数学的实验学习中,要学会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高等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定理和计算,更应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 下面是雨露文章网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篇1

摘 要: 工程数学是我校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如何提高工程数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作者根据教学心得体会,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 工程数学 教学改革措施及对策

一、工程数学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是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因此,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核心问题。长期以来,工程数学作为各类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课,是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基础学科。工程数学除了让学生学习传统的数学理论知识之余,更重要的是其结合专业的应用实例,并渗透到教学中,使数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程,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工程数学对学生理性思维、思辨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是开发学生潜在能动性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

二、存在问题

教学系统的要素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和课程,所以教学改革理应做到面向这三要素,从这三要素入手。

1.学生的数学基础

从教学上,要弄清学生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实际,并在此基础上实施因材施教。

高职学生多数数学基础弱,学生比较喜欢实践与操作活动。相比较书面作业,他们更喜欢实训,相比较基础课,他们更喜欢专业课。再加上学生缺乏自信,认识不到数学基础的重要性,尤其是数学课程的学习难以持之以恒。另外也有少数基础好、心理素质高的学生,因此应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

2.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基础理论课的任课老师讲授课本理论知识是游刃有余,但对数学应用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很难将专业知识渗透到数学基础知识中并结合专业知识讲解数学知识。因而授课时,从数学到数学的多,联系专业实例的少,教学方式比较传统。学生只记住相关知识,单纯应付考试,未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教学内容

高职教材与普通高校的教材的区别应该是侧重结论的应用,减少理论的推导及证明,降低难度,增强实用性,学以致用,让学生认识到高等数学不仅仅是公式、定理和计算,更应该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工具,它与实际紧密相连,这样学生才会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的兴趣。

对于职业教育中的数学课程,其内容上不应像高等数学内容中包含大量定义、定理及理论推导。对与某些于高中知识有重复的知识点,如导数、积分等,学生觉得是重复学习,没有兴趣。另外,工程数学的教材中应用题型较少,应用题也是距离现实较远的题型,使学生感到高等数学抽象,不知道其实用性。

总之,工程数学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差,而又要面对学生高期盼、社会高要求的问题。

三、改革措施及对策

1.教师教学方式

在工程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的原则。教师必须从感知的材料入手,通过明确知识学习的目标引导学生,用数学解析表达式表述专业概念和定律,又要根据数学内容设计对应的生活案例和专业相关的应用案例,通过案例学习数学知识,又使所学的数学知识得以应用,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能解决专业中的数学问题。这样能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既服务专业,又强化学生应用数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爱戴形成良性互动,也使得学生爱屋及乌,对数学产生兴趣。

2.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需要改革教学内容,以服务专业为重点,侧重数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实际背景,突出数学定义的图形及特征;淡化证明并引入数学理论的重要结论,突出结论的应用,增强对数学的应用意识。应用数学基础按照专业课教学的基本要求,分专业按需选择部分内容,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习题讲解和练习题,强调知识的应用。

通过对专业的分析和调查,并与专业教师交流,把工程数学与专业相结合,确定一些相关的内容,现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

从上表可以看出,机电一体化专业所涉及的工程数学知识比较多,所以学生要学好专业课就要把工程数学的知识掌握好。

以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应重视数学教学如何与专业教学贴近,探讨数学知识点在专业上的应用。例如,机电一体化专业中,对非恒定电流,电流强度的计算就是通过求电量的导数,因此可通过i=求瞬时电流强度,此式恰好是导数的解析表达式,以此引入导数的概念。另外,求输出功率的问题中,涉及最值问题,也可用导数求最值的方法解决。

3.将数学实验融入教学中

工程数学课包含大量的符号计算,图形描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借助计算机解决相关的问题已成必然。数学实验正是一门包含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知识的课程,它以数学知识为出发点,借助于计算机软件――Mathematica解决一些实际问题。Mathematica是能将符号运算,数值计算和图形显示结合在一起的软件。

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安排适当学时的实验课,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数学软件,如Mathematica,画出简单的函数图形,求极限、导数、不定积分,等等。通过实验作图分析让学生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并结合专业知识设计相关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数学实验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应用提供了观察实体及结论的新渠道。

通过一个学期几个课时的数学实验,学生普遍态度积极,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赵沛.职业教育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2]王积建.在高职院校开设“数学实验”选修课的设想[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3):39-43.

[3]王正东.开设数学实验,促进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2,21,(6):102-103.

[4]张红霞,陈方平,李建伟.工科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09,33:227.

[5]范兴华,王文初.工程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大学数学,2005,21,(2):32-34.

[6]叶其孝.数学建模教育活动与大学生教育改革[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1997,1:92-9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篇2

《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工程数学(建工类)》包括了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的基本内容,还介绍了MATLAB和SAS,2个软件系统,8个数学建模问题,18个数学实验,66个建工专业的例题与习题。

这本教材是“湖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项目的成果之一.编者以“再设计”的思想,按照高职高专工科基础课内容“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全面审视了工程数学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前景,提出了

[基础理论]+[数学建模]+[数学软件]三大模块有机结合的工程专科数学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案,并以此编成了这本书.它有以下3个特点:

1.充分注意了工程数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地位.全书以2/3的篇幅介绍了建工类高职高专学生所必需的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方面的基础知识,仅删去一些烦琐的证明、神奇的运算技巧和少数几个概念.

2.强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介绍了MATLAB和SAS 2个软件系统,讨论了8个数学建模问题,列出了18个数学实验,有66个例题或习题具有鲜明的建工类专业色彩,使学生能感受到工程氛围,注意基础知识用于工程实践,并能在建模训练中培养探索、创新能力.

3.内容处理新颖.本书在强调数学概念与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6个方面的渗透:(1)渗透数学在工程技术中应用的实例;(2)渗透数学建模思想;(3)渗透数学实验方法;(4)渗透数学软件应用;(5)渗透经济效益意识;(6)渗透科学思维方法.这样,三大模块有机结合起来,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新的课程体系.这种体系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实际问题为背景,数学建模为手段,数学软件为工具,既有利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更有利于学生素质的综合提高。

本书大部分内容在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试讲多年,编者做过大量的跟踪调查,召开座谈会、调查会,与会人数累计上百人次,问卷调查不下千人,收集“读书报告”(或数学学习心得)600多份.这些调查充分证明,本书的内容设计与讲述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在后续课程学习中,数学知识也基本够用.

这本书是为房屋建筑工程、道路桥梁、给水排水、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工程造价、房地产管理等建工类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也可供其他专业的高职高专学生和教师参考.讲授本书内容约需50~70课时,目录中打“*”号的可作选学.

本书是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信息工程系数学教研室集体研究的成果.李天然副教授担任主编,张新宇、田罗生两位副教授担任副主编,参编人员分工如下:李天然编写第三、四、十一、十二章,张新宇编写第六、八章,田罗生编写第一、二章,龚卫明副教授编写第九、十章,龙韬讲师编写第五章,李俊锋讲师编写第七章.此外,何孟义教授、金庆华副教授、彭德权副教授、肖劲松讲师、郭冰阳讲师等也参加了本书大部分内容的教学研究. --此文字指本书的不再付印或绝版版本。

  工程数学实验学习心得篇3

第1计:挖掘潜能。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你都要相信自己还有巨大的潜能。从现在到高考进步50名的大有人在,进步80名的也有可能。.

第2计:坚定意志。高考其实是看谁坚持到最后,谁就笑到最后。考生应全力以赴知难而进,战胜惰性提升意志.

第3计:调好心态。心态决定成败,高考不仅是知识和智力的竞争,更是心理的竞争。考生应努力改变最近的不良心态。

第4计:把握自我。复习时紧跟老师踏踏实实地复习没有错,但也要有自我意识:“我”如何适应老师的要求,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搞好最后阶段的复习,如何在“合奏”的前提下灵活处理“独奏”。

第5计:战胜自我。面对迎考复习的艰辛,面对解题的繁难,面对竞争的压力,面对多变的情绪,只有“战胜自我”,才能海阔天空。

第6计:每日做题。每日做些题目,让自己保持对问题的敏感,形成模式识别能力。当然,做题的数量不能多,难度不宜大。

第7计:一次成功。面对一道题(最好选择陌生的中档题)用心去做,看看能否一下子就理出思绪,一做就成功。一份试卷,若不能一次成功地解决几道题,就往往会因考试时间不够而造成“隐性失分”。

第8计:讲求规范。建议考生找几道有评分标准的考题,认真做完,再对照评分标准,看看答题是否严密、规范、恰到好处。

第9计:回到基础。一般说来,考前不宜攻难题,既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必要。要回到基础,把基础打扎实,在考试时才能做到“基础分一分不丢”。

第10计:限时训练。可以找一组题(比如10道选择题),争取限定一个时间完成;也可以找1道大题,限时完成。这主要是创设一种考试情境,检验自己在紧张状态下的思维水平。

第11计:激活思维。可以找一些题,只想思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不必具体详解)再对照解答,检验自己的思路。这样做,有利于在短时间里获得更多的解题方向。

第12计:勤于总结。应当把每一次练习当成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一次机会。题是做不完的,关键在于打好基础,勤于总结,寻找规律,一通百通。◆预防考试焦虑

第13计:适度平静。平时个性张扬的学生,在张扬的前提下,可稍微平静一些;平时内向的学生,在平静中可略张扬一些。一定压力下的平静是高考超水平发挥的必要条件。

第14计:适度自信。大考临近,我常对考生说:“这里必须拒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弱都无济于事。”自信,是成功的起点;失去信心,必然导致失败。

第15计:适度动机。动机过强和动机过弱,都不利于考试;适度动机,效率最高。期望值过高,容易导致考生紧张、忧郁、恐惧等情绪,进而造成考试的失败。

第16计:适度运动。希望同学们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度运动运动,可以缓解紧张的神经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考试时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清醒的头脑。

第17计:适度交流。同龄人一起迎考,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适度交流、沟通感情十分重要。同学之情对增强信心、减缓压力有很大的帮助。当然,考前时间宝贵,切不可“长谈”。除了和同学交流外,还可与家长、亲友交流。

第18计:充分准备。认真做好考前的复习和准备工作,注重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做到胸有成竹,心中不慌。

第19计:处变不惊。训练自己在面对变化的问题或困难时,能冷静地分析、判断,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试题的难易,要有“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心态。

第20计:防止过劳。考试临近,切忌搞疲劳战术,过度疲劳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不适,不利于考试时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第21计:矫正担忧。考生把担忧逐一列出,会发现这些担忧往往具有夸大、缩小和不现实等错误,如认为自己不行、过分夸大缺点、看不到优点等。要学会正确辨析,对担忧做出合理、积极的分析,以良好的心态参加考试。

第22计:自我暗示。利用暗示语句的强化作用,进行心理调节。暗示语要具体、简短和肯定。比如“我早就准备好了,就等这一天了!”这样可以让大脑形成一个兴奋中心,抑制紧张情绪。

第23计:转移焦点。考前焦点都集中在高考上,可以适当转移到与高考无关的事情上。如,欣赏音乐、散步、与人交谈,也可以做深呼吸或大声唱歌朗诵等。

第24计:系统脱敏。运用这种心理训练,直到在最令自己紧张的情景中也能镇定自若。

第25计:做操练习。做广播操或其他简易运动,让肌肉放松,可以缓解身心疲劳,抑制紧张焦虑程度。

第26计:科学补氧。通过口服补氧类保健品或到氧吧补氧,使脑细胞和机体得到充足的氧供应。当然,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第27计:填写信息,稳定情绪。试卷一发下来,立即忙于答题是不科学的,应先填写信息,如在答题卡上涂清“试卷类型”,写清姓名和准考证号码等,这样做是考试的要求,更是一剂稳定情绪的“良药”。

第28计:总览全卷,区别难易。打开试卷,看看哪些是基础题,哪些是中档题,哪些是难题或压轴题,按先易后难的原则,确定解题顺序,逐题解答。力争做到“巧做低档题,全部做对;稳做中档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高档题,做错也无悔。”

第29计:认真审题,灵活答题。审题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审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结论。

第30计:过程清晰,稳中求快。一要书写清晰,速度略快;二要一次成功;三要提高答题速度;四要科学使用草稿纸;五要力求准确,防止欲速不达。

第31计:心理状态,注意调节。考试中,要克服满不在乎的自负心理,要抛弃“在此一举”的负重心理,要克服畏首畏尾的胆怯心理。

第32计:尽量多做,每分必争。高考评分,理科是按步骤、按知识点给分;文科是按要点给分。考生在答题时,要会多少答多少,哪怕是一条辅助线,一个符号,一小段文字,都可写上,没有把握的也要敢于写,千万不要将不能完全做出或答案算不出的题放弃不做。

第33计:抓住“题眼”,构建“桥梁”。一般难题都有个关键点(称之为“题眼”),抓住了“题眼”,问题就易于解决。此外,还要利用相关的知识、规律、信息进行多方联系,构建“桥梁”,找出问题的内在联系,从而构思解题方案,准确、快捷地解决问题。

第34计:遇到易题,格外小心。易题,容易使人轻视,不注意题目的细微变化,不费思索顺手写来,可能铸成大错。所以有“容易题,容易错”的说法。要知道,题目对你容易,对别人也容易。

第35计:思路暂塞,学会变通。考试时,熟知的知识、方法突然想不起来,这时要学会变通。一是换个角度或思路,从与题目有关的项目开始回想;二是利用本卷中其他题目中的信息;三是暂时放弃,换另一道题做,等情绪稳定、再回过头来做,可能有意外的收获。

第36计:注意检查,减少失误。争取有一定的时间检查答卷,主要是检查题目是否遗漏,是否弄错了题意,是否抄错了什么,尽量减少失误。对一些“疑似”答案,尤其要注意检查——检查思路,检查步骤,检查结果,检查试题要求等..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