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读《溪亭日暮》有感

读《溪亭日暮》有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03W 次

读《溪亭日暮》有感

读《溪亭日暮》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溪亭日暮》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溪亭日暮》有感1

我酷爱古诗词,尤其喜欢李清照的词。李清照(1084-1155),今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词就是李清照早期悠闲生活的写照。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这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从“常记”可以看出这是追忆,“溪亭日暮”交代了地点时间。说曾经记得有一次在溪水旁的亭台上喝酒,天色晚了,喝醉了酒,迷失了回去的道路。“沉醉”说明醉的程度深,已经是昏昏沉沉,所以才“不知归路”。“沉醉”二字流露出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是说玩耍尽兴之后,才回到来时乘坐的船上,准备返回,可是因天色晚了,又喝醉了酒,结果糊里糊涂把船划进荷花丛中。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在荷花丛中手忙脚乱,拨动船桨寻找归路的神态。由于她划船的动作急,响声大,所以把宿在水滩上的鸟儿惊醒,飞了起来。一个“惊”字我仿佛看到了作者心慌意乱、汗流浃背的可爱模样。

这首小令虽篇幅短小,但表现的内容却丰富多彩。先写亭上饮酒,继写兴尽晚归,再写忘却归路,误入荷花塘中,最后惊起宿鸟。至此,全词戛然而止,言虽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本词的意境优美,诗情画意。在恬静淡雅的画面勾勒中,作者早期闲适风雅的生活,潇洒豪放的性格,也就十分鲜明地表现出来。闭目遐思,我仿佛也走进了这美丽的画卷,使我久久沉浸在一种清新愉快的感受中。好美!

读《溪亭日暮》有感2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纵酒放歌,无拘无束,少年词人天真开朗的一面一跃纸上。人生总有轻狂之时,可以不理会世人的目光,人生也有不需要伪装的时候,因为我们年轻,这就是她的真性情。此时只有这一摊鸥鹭见证了她的那份纯真和可爱。

但这样美好的青春仿若白驹过隙,一转身,一拐角就再也寻找不到。风吹到她脸上,吹走了从前的绚烂明媚,心中那份久久不能挥去的思念,深深地锁住了她的眉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十四个简单的叠字,我们看见不止是她的美,也看见她的痛,那帘卷西风时的优雅,现在也像这纷飞的残菊一样落去。

回想从前的那份温暖的画卷,那清丽可爱的姣新娘与含苞待放的花朵起了争胜之心,“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任谁也不会去取笑她的天真幼稚,因为这就是李清照的本身明丽纯真的真写照。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传说重阳节李清照太思念自己的`夫君,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了赵明诚,而赵明诚感叹词句的美好,闭门谢客写下五十首词与之媲美,却依然无法超越。重阳节从来就是个装满了思念的日子,而那份思念有时是那么幸福。她清秀婉柔的身影在这秋风缓缓隐去,将温暖的爱留在这溢满菊香的秋季。也真是因为那词中清新婉丽的句子太动人,才让人们不惜用一个个美好的故事来衬托它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热,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美好春天越来越远,她的心头不免泛起一丝忧伤。尽管此时她生活幸福,无忧无虑,但是她却是那样敏感捕捉到着世间小小的伤感,看起来她似乎留念的是春天的花,而实际她感伤的是匆匆逝去的岁月和青春。三十个几字,即有景物描写,又有人物对答,轻巧华丽,婉美灵秀。也只有她用“绿肥红瘦”为这雨后的春天留下了最美的一抹的春色。

虽然她岁月饱经沧桑,虽然她留下的词极少,但是她天真的笑影,她浅浅的忧愁,却让我们每一个喜欢她的人铭记于心。

生命中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时光,就像那午后的阳光明媚灿烂—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听一首自己喜欢的歌,看一群同学们在操场上追跑的身影……就如同那《溪亭日暮》。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