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我们仨》读后感15篇

《我们仨》读后感1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64W 次

《我们仨》读后感15篇

《我们仨》读后感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们仨》读后感1

文学做了上百上千年,做的不过一件事,爱恨别离。

钱钟书一家人在古栈道上相遇,也在古栈道上相失。三个人或紧紧蜷在船上,或孱弱躺在病床,或蹒跚走在路上,灵魂却倚靠在一起。南柯一梦,如同星河般缥缈,但也似山峰般坚定。诗书,庖厨,分离,相聚...生活是这个家庭做了一生的梦,落在层峦耸翠中。一种坚韧把他们缠绕在一起,所以即使面对时光的流逝,疾病的侵扰,仍然“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这坚韧似金丝银缕,把他们郁郁青青的岁月编成了一场盛世。

钱钟书和杨绛可谓是伟人了,他们的一生称之为盛世,原因却并不在于此。因为纵然声名远扬,但面对生死,人还是人,还是沧海一粟。漫说人生一百年,生命有限,而爱不朽。杨绛先生曾说“因有两人陪伴,可相依为命”,他们进入彼此的生命,相互依靠,奋力前行。爱情的热烈与冲动,已经交织成温柔绵长的亲情。钱钟书在前面慢慢地走,杨绛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这样的小梦被拉成万里长梦,才是他们的盛世。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我们茕茕孑立,一边看着这样那样的梦,一边不自知地坠入自己的梦中。我们赞颂他人的盛世,殊不知自己也早已踏上了征程。

年少春衫薄,青云之志不坠,不是我们的坚韧吗?风雪满道,盼故人早晚上高台,是我们相互的扶持啊。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感情却是可以延续的。其实我们和身边的人早已被那样坚韧的丝线缠绕在一起了,所以才敢有移山填海,志气如斯的坚定,而且也会有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私情,还有所恃知己,肝胆相照的友谊。一步步探索而来的,这些是我们自己的盛世啊。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我们仨》是杨绛晚年的一个盛世回首,而脚下的路才是我们现在要去奔赴的。

《我们仨》读后感2

《我们仨》是92岁高龄的杨绛先生写的一部回忆录,主要讲述了一个三口之家温馨的生活。

书中分为三部,第一部以梦来开头,第二部写到一家三口失散,文字腔调凄美,是杨绛先生用以怀念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用梦境的形式来哀悼两位亲人,表现出了杨绛先生失去至亲的悲痛。

第三部,作者用平淡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从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点点滴滴的生活细节,都表现这个家庭的和睦温馨。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近从青年到中年,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己要求很高。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却一直坚持给妻子做早餐的习惯,对妻子和女儿其实很体贴。

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但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他们一家都是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只是有着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但他们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夫妻经常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又称“石子”。他们一个人要扮演多个角色,爸爸在学术上是老师是巨人,在生活中却和女儿是兄弟甚至只是弟弟。妈妈总要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毛巾折得有棱有角,可还是会半夜怕鬼怕的要死,只有女儿在才敢走夜路。而女儿长大了,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的妈妈。

《我们仨》读后感3

读此书的缘起很奇妙。第一是君君推荐,若是我自己,那是不会查找此类书看的。二是看到推荐时我刚好有空,不然再往后就很有可能被杂事所耽搁 从而错过阅读时机了。)

更好玩的是,杨老在第一部分写的是她的梦境。这一部分看似虚幻纷杂云里雾里,实则在老人往后的故事里 这个梦境里的点滴都是有迹可循的。

虚实之间,流露的是满满的真切的情感。

当然那是后话,当时纯粹是被梦境故事里的强烈情感戳中了,于是果断决定开始阅读。

以上就是缘起了。

(据悉奶爸看完第一部分后的内心感觉和我完全不同诶他当时看完的第一感觉居然是觉得这真是个坑。。。哈哈哈笑翻)

说真的,这本书的读后感 我一直在考虑该怎么写,因为我对这本书的感觉一定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甚至与我自己从前看书的心情,都完全不同。

因为它带给我的 是一个我从未有过的机会。

一个听老一辈讲故事的机会。

可能是从小离家的原因,所以从没有什么机会去听家里老人们的故事。直到真的再也没有这个机会。

于是 这竟渐渐成为了一种连自己都以为自己不太在意的遗憾。

但"以为不在意"不等于"真的不在意"。

当看这本书时,越看就越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那种感觉就好像是突然间多了一个很亲很亲的长辈,愿意一点一滴不厌其烦的给我讲他们那一辈的故事。

于是,我开始在一旁静静的听,听一个老人以平常而深情的语调 以她铭心又温和的方式去怀念 "我们仨"。

从一起留学到后来结婚喜得爱女;从回国后的几经波折到辗转安居;直到最后,她最亲近的两个人 相继离开。

故事有喜有默有动容,在听故事的当下,心里的某个地方 已有知有觉的发生了某种改变。

从故事里可以看到老人对事物的经历和看法。关于读书,关于原则,关于排挤,关于适时的沉默;关于相守,关于离别,关于选择;关于时代动荡中的感情,不论是亲情、友情 又或是爱情。

一点一滴,渗透生命,又滋养出新的生命来。

听完故事 心里生出了某种共情。

《我们仨》读后感4

终于读完了本月的第二本书《我们仨》,这本书可能并不是在我固定的书单里面,只是有一天逛知乎看到有个书单推荐,索性就九块九买来读读。读完第一章,真心感叹,大师手笔,果然不凡。自己也多多少少看过一些散文,但是像这样平铺直述,却又丝丝入扣,这样的风格,真的少见。

今天看完这本书,去看了大家对这本书的书评,有一则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是呀,书很薄,没有华丽的辞藻,更没有令人惊叹的修辞,就是“我们仨”的往事。读起来很平淡,读完却觉得很厚重。

关于别后重逢,书中说“我们仨人又相聚了。不用说话,都觉得心上舒坦”;关于孩子,书中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可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钟书的女儿。女儿,又像钟书,不知是何模样,很费想象”;关于做学问,书中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关于生离死别,书中说“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了才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看完这些文字,看完这些烟尘往事,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千年以来大家讲的“相濡以沫,相敬如宾”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吧。一家人没有争吵,没有困顿,相互照顾着,相互怜惜着,而后安安静静的做着各自喜欢的事业。若如此,夫复何求。就书中的“我们仨”来说,突然有一天这样的美好生活再也不在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就连书中都说“.......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们仨》读后感5

暑假时妹妹将她从学校带回来的东西一股脑倒在了床上,像个卖杂货的,我就躺在这“一堆”的旁边,随手拿到了一本书,恰巧是他们暑假必读课外美文,杨绛先生的《我们仨》。

打开看了看却愈发上瘾,杨绛先生的文字平淡却包含深情。《我们仨》讲述的是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我们仨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全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女儿与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书中以梦幻的形式表现了这段深重的情感经历。第三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先生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绛的作品就像她的为人一样谦逊朴实。在杨绛的作品中,他们一家确实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家庭。正如书中所说‘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但生活总不如人意,后一部分变成了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先后痛失爱女和爱人的老人,在其最后的年月中孤单前行,并终于将这个温馨又历经挫折的家庭用朴实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

全文没有大起大落,看完又不禁让人扼腕叹息。在最真实的情感面前,我们总是会被轻易征服。于我而言,生活中健康、平淡的相处就是难能可贵的幸福。每个人都是匆匆来匆匆去,短短几十年,相遇千人,相识百人,相知数人,相爱一人。珍惜眼下,珍惜相处的日子才能守住心中的小幸福,因为有的人一旦离去,真真就是后会无期。

《我们仨》读后感6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著名作家杨绛写的《我们仨》。

《我们仨》这本书是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但是里面的内容却意义深刻。

这本书有3部,第一部是《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是《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这是对这本书对美妙的评价。那么,我们仨是哪三个人呢?原来,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杨绛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绛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我相信同学们总会有失去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一天,可能有些同学已经经历过这些不想经历的事情了。杨绛就是这样,女儿没有了,女儿的爸爸也没有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当真的失去了亲人,回忆起来,心是非常痛的,想起曾经在一起的日子,想起那些快乐时光。想起小时候那些幼稚的事情,真的,泪水会流个不停!不管失去了亲人,还是和最好的朋友离别,都是值得怀念的事,我们一生中要经历很多这样的事,幼儿园的毕业典礼可能会不太留念,因为那时我们还小,不懂事,但还是拿着同学录,忙着记录好朋友的电话:“喂,你家的电话是多少啊?你帮我写吧!”说这句话的时候,是慢慢说的。不能像现在一样把话说的那么流利。到了小学,大家都明事理了,毕业典礼也就有很多同学留下了第一次离别的泪水。至于中学和大学,我们还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真的,没了才知道什么是没了,失去了才知道什么是失去了!

《我们仨》读后感7

这部散文更像是是杨绛先生撰写的回忆录,记录了三位知名人士,却很平凡的一生。文章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部分很短只有短短一页纸,讲的是杨绛先生常做的一个梦,她经常会梦到她丈夫(钱钟书)跟她走散了,苦苦寻觅却不得法。这样的梦我也做过一两次,梦见我找不到至亲的人,见到了许多不认识或不熟识的人向我走来却唯独没有我要找的那一个,梦里我漫无目的寻找找遍了所有角落就是找不见,好不容易挣扎着醒来会发现枕头打湿一片,半天缓不过来。看完第二部分,才发现杨降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梦境,讲述三个人变为她一人的过程。但是那种悲痛的体验又是活生生的。读到第二部分我一度不能进行下去,杨绛先生描述的那种失去亲人心痛不已却又不愿相信事实的感受压的我上不来气。今年我又翻出这本书,从断开的部分继续,杨绛在送走了女儿阿圆时内脏受了伤,之后又送走了丈夫钱钟书,她的整个心都不在了。

她悲痛欲绝,祈求变成一颗石头,一颗“旺夫石”,哀莫大于心死。在两年之内失去了唯一的女儿、相濡以沫的丈夫,镇定的文字下是记录了多少分的绝望、多少度悲痛,也许我没有完全感受,但是也已经很疼了。第三部分我读的很快,里面大多是一家三口温馨场面,从二人出国留学变为三口之家,从星海小姐出生到工作嫁作人妇。

一家人状况不断,却都能以最平和的方式解决,其乐融融。而钱老先生面对夫人就像一个笨手笨脚的孩子在外面犯了错来找自己的母亲寻求帮助,时不时打翻墨水、砸坏台灯、弄坏门轴,甚至颧骨上长的疔,都坚信夫人“不要紧,她会修(治),两人达成默契,生活琐碎迎刃而解,读来很有意思。

读完之后,我体会到找到对的人固然重要,但是有一颗乐观坚定面对生活的心更加重要,学会在平凡的日子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有所坚持,同时珍惜亲人朋友的每次相聚,认真过好我的小日子。

《我们仨》读后感8

因为自己老了,总觉得自己和家人离散了,这是万里之长梦……

这本书很好,也很深刻,需要细细品读。

杨绛是《我们仨》这本书的作者,大概写于1981年。在书中,我们仨指的是钱钟书、钱媛以及作者自己,写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

杨绛在写这篇文章已经上了年纪,年纪大的人总会做梦,作者曾梦到过与所爱的人分离,一想到三人分离,便会十分难过和不舍,不知道如何是好。

文章的每个句子很很朴实,字里行间都写出了三个人之间的亲密关系,相依相偎,却突然又分离了,这让文章形成了对比,更能反映出作者在梦里的恐惧和无奈。

书中列举了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一些例子,有欢乐和悲伤,但大多数都是欢乐的。但正是这样,作者才更加害怕分离。

作者担心与家人分离,担心再也见不到他们了。虽然这只是一个梦,但它更能反映出作者老了,作者和她的丈夫都老了。

在文本中有很多对环境的描述,主要的背景是非常黑暗的。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年迈的作者突然和唯一的家人分开了,这让作者再次进入这样一个阴郁的环境时感到无比的恐惧。虽然《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篇文章很短,但它是一个序言,在故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做的梦和钱钟书的解释更让作者感到害怕。

这使我想起了我的奶奶,随着她年龄的增长,她每天都会在半夜醒来几次,有机会的时候总是和我们在一起。然而,由于工作,我的父母总是不在家,奶奶便总是和我在一起,这些我都知道。

也许,这就是担心分散、害怕分离的心吧。

不想分散,不想离开。

现在我们也多陪陪老人,不要让他们为自己操碎心。

《我们仨》读后感9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在火炉旁打盹时,请翻开这本书”——《我们仨》。或许当初不能完全明白叶芝所作《当你年老时》的感情,但直至合上《我们仨》的最后一页,我明白了何做“当你老了”。

纵使老了,头发白了,翻开这本书,那是我们仨共同畅游在脑海里的回忆:幸福、充实、美满、和谐。

如今的杨绛只剩下只身一人,丈夫和女儿已离她远去。对于别人来说,或许他们是离开了,但对于杨绛来说,她一直在思念着“我们仨”,“我们仨”不过只是一时的别离。

我赞赏于杨绛夫妇间的相待如宾,遇到分歧各自保留意见,谁也不把谁的.想法强加于人;我羡慕于杨绛夫妇对女儿的尊重,报考大学、步入工作旅途,一切尊重钱瑗个人的意愿;我向往于杨绛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即使在钱瑗知道自己将离世时,也不忘叮嘱母亲照顾好身体。

而事实上,杨绛也的确做到了照顾好身体这一点。现已过百岁的杨绛依旧健康的独自生活着。我想,这与她积极向上的心态也有很大的关系。剩下一个人,她也曾感慨过自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顾望徘徊,也曾感慨“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但是,她却认为她这一生并不空虚,活得充实,也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杨绛一家很朴素,朴素到让人羡慕不已。“我们仨”与世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夫妇共同面对,“困难就不复困难”;同时又有着阿瑗的相伴相助,苦涩艰难的事似乎都可变得甜润。

杨绛一家何尝不是现如今各家各户的写照?每一家的相遇似乎都是一件不寻常的遇合。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眼前似乎又出现双鬓花白的杨绛正打开书回忆着“我们仨”的故事……

《我们仨》读后感10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只念其一二”。今天听过最有意义的话,记住生活中美好的部分,好平平安安度过这漫漫岁月。

真是好巧,刚翻出一篇旧文章来正准备另存为新的稿子,结果发现居然是北京生活记录的第一篇。而上段话正是那篇的结尾。看着自己当初来北京的一些体悟,还有文章中出自杨绛的这句话,真感觉缘分如此奇妙,正愁苦不得解脱的心情,也突然被莫名安抚了一顿。

看这本书前,对钱钟书和杨绛两位先生的印象,大概就是两位学识渊博不求名利的两位老人。看过书后,对两位先生的崇敬之情又多了许多细节,譬如爱书如命又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朴实平和与世无争的处事风格等等。另外,一家三口经营生活和婚姻的小细节,也让我这个准妈妈有了颇多感悟。

在书中,杨先生大致叙述了从夫妻俩去英国读书,到后来回国,经历各种战争和政治运动时期中的家庭生活。虽然有时候时局危急物资紧张,一大家人挤在一套房里应该也不很不容易,可是从文章字句中,却没有一丝辛苦艰难的感觉,所有的困难像一阵微风,吹过就过去了,就这么波澜不惊地度过那些艰难甚至惊恐的岁月。推及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国破家亡的危险是完全不用担心,家境普通却也能从容生活,比上不足比下也是有余的。可是,消极的情绪总是不时折磨自己,既不满意现状,也对未来忧心忡忡,总是没法简单快乐的过日子。这样的状态自己也很不喜欢,却总是被消极情绪左右,备受其苦。看看杨先生的经历,也许还是得沉浸在某些事务中,才能从忧虑中解脱出来吧。所以重新写起文章,希望能调整自己的心态。

《我们仨》读后感11

不知道多久没有读过“正经书”了,互联网和电子产品的普及让纸质图书成为了我的一种奢侈品。手里的纸质书只是各种考试教材真题或是写论文需要参阅的专业书籍,再也没有小学初中时以泡书店看小说为享受的兴致了。当看累了各种影像突然想看看小说的时候,也只是去网上搜一部两部电子小说,什么霸道总裁网游修真一类的脑残文,不费脑子不费感情迅速打发着时间,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看过就忘,《盗墓笔记》《鬼吹灯》一类是最为“高级”的文体了。

拿到《我们仨》这本书的时候,看到“杨绛”两个字,觉得这个名字很熟悉,似乎是个很有名的作家;再看到书中“钟书”两字恍然大悟,原来是钱钟书先生的妻子,记起来我可是看过《围城》的人。求助度娘普及了一下杨绛先生的资料,为其传奇的一生所折服。曾经我也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希望的乐观女青年,可不知从何时开始最擅长的是定期为周围人散步悲观消极情绪了。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很短,只有一页,我却看得想哭。作为一个尚处于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我却经常会想象人老后死后的事情,人总会归于一抔黄土,再多的追求再多的欲望再多的争斗又有何意义,悲观情绪自然产生。也或许是最近刚刚经历家里老人过世,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自己一段感情的结束,时不时的竟会想到家里尚且年轻的父母身上,悲伤不请自来。

两个人共同生活几十年,共同陪伴经历过一切。人越老,越怕失去。如钟书先生所说“那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老人的梦中,会害怕另一半突然丢下自己,再也寻不到对方。想到钟书先生的逝世时间,看到杨绛先生所写梦境,竟感觉这是一种预感。害怕失去,害怕突然被丢下,害怕再也寻不到。“梦中凄凄惶惶,好像只要能找到他,就能一同回家”,这样一种感情,同样让我落泪。

《我们仨》读后感12

我们仨手挽着手踏过那万里长梦,我们仨肩并肩越过那凛冽寒风,而如今我一个人在暖阳里,迎着清风雨露,思念过往的天空。

《我们仨》这本书饱含的是沉甸甸的暖意,书写的是平淡生活中如涓涓细流般的爱。它是暖,是爱,它深深打动着我,似水流年飞逝而去,但是经过时间淘洗过的真诚力量,却如黄钟大吕般震撼我的心灵,久久不消。

合上书本,钱老夫妇和女儿平凡的日常生活跃然眼前,——出国期间,和妻子一起“逃会”,细心照顾生产后的妻子,和女儿圆圆“没大没小”的“打闹”……整本书里没有动人心魄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从每天的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平淡琐屑的林林总总,在我们看来不值得一提,却是三人平淡中的真情,寻常中的幸福。从两个人的甜蜜到三个人的温馨,一路扶持、一路相守,苦也酿成了乐,悲也酿成了喜。这应该就是生活的真谛吧!

我想到了自己的生活,每天早起父亲为我准备早餐那忙碌的身影,深夜苦读母亲那一杯温热香甜的牛奶,长久以来都被我遗忘、忽略,也许,看多了长江黄河那样的壮观美景,听多了令人热血沸腾的英雄故事,我的内心深处总潜藏着一股英雄情结,幻想着有不一样的人生,不曾想这平静中的纯真美丽竟如小石子一样在我的心田泛起了阵阵涟漪,听风看雨可以是幸福,喝茶赏花可以是温馨。

在岁月的长河里彼此凝望,互相守护,倚在时间的角落里一同慢慢地老去,也是一件悦事,只可惜“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空悲切,女儿,丈夫先后离她而去,徒留自己在世间独饮相思的毒酒。我能听到作者杨绛在深夜里的隐隐啜泣,我能看到作者杨绛文字背后的凄婉,我能摸出她温热心脏背后的悲怆。

一如作者所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我们仨,已不再是我们仨,但还是我们仨,我们仨已融成了一生,融入了时光中,即便是散落在宇宙无垠的广袤中,我们也能第一眼望见对方,这便是我们仨。

《我们仨》读后感13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两年前,在书店里,站在书架旁边,从头到尾速读完成。这本不到200页的书(其中还包括五十来页的附页照片)对我这样一个读书很快的人来说,算是很轻松的事。当时为什么没马上掏钱买书?可能是还看到更好看的书了。

前些日子总算还是惦记着这本书,终将买回了家。第二遍是从这个周末开始重读,今天早上边做早餐边读完,一字一句,认真地读。离上次的速读有一段时间,但杨先生并不华丽的词章表句仍丝丝入扣地牵动我心。

故事内容很简单:

第一部 《我们俩老了》很简短,就一页。讲了一个梦的故事。我记住了钟书先生安慰杨老的那句话: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

第二部 《我们仨失散了》仍是杨老在讲给我们一个“万里长梦”。梦中她是一名交通员,住在客栈,往返于三地,在病中的钟书先生和忙碌的女儿阿圆(后来也病重)之间不停地游走奔忙,却又无可奈何地看着他们父女俩一点一点地在她眼前消散。直至她实在不想动了,先得到女儿“回自己家里去了”的消息,然后又看着载着钟书先生的船变成一叶小舟,“变成了一个小点,看着看着,那小点也不见了”消失在茫茫云海中……

第三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附有很多张他们一家三口的生活照,是那种其乐融融,看了让人很温暖的家庭照片。有年轻时,夫妻俩在伦敦和巴黎留学时的合影;也有钱瑗的成长照片、英国留学的纪念照。最喜欢他们父女俩的合影,老先生爱说女儿像他,一样的有着聪明的头脑,含蓄的微笑。他们仨各自的工作照,看完也让人感动。中国知识分子家庭的真实写照都在这些图片中定格了。最后两张老俩口相互理发的照片,拍得真好。杨先生会用电推子,钟书先生会用剪刀。我看到这里,才真正领会了什么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仨》读后感14

我们仨看完了,我是个读书很慢的人,要一个字一个的默念出来,还要理解下整段是什么意思。这本书是在每天下班回家的路上看完的,配合着思家念儿的心境。

起初关注这本书,是因为作者,杨绛先生,在电视看到杨绛先生的介绍,不知道为什么要叫一位老妇人叫作先生,原来对于很有才学的女人,也是可以叫做先生的。

这是一个家的琐碎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可以说不是故事,就是日常的叙述。

正因为这样,格外的吸引我,从一个窥探他人生活的好奇心开始,到与自身的比照,再到对老,对离开,对分离的设想。

不要说那样的文化底蕴深厚的家庭,与我们有多么触不可及的距离,一样的过日子。爱是一样的,文人的表达方式,不一定是遥远的。

对于家,对于孩子,对于丈夫,聚与散,在读书的时候,是有代入感的。

读书的间隙,会想一下,我们老了……我们仨散了…会是什么样,不敢想象,多想一下,心都会颤抖。

简单的诉说比修饰过的词藻,更容易走进人的心里。我是一个很容易被打动的人,他们仨散了的时候,送走六十岁女儿走了的那场梦,三十岁的我,不敢想象,当我的孩子是个老人的时候…不敢想…地铁上的我,泪流不止…

我是个极其惜命的人,恨不得自己是个千年老妖,可当我读完这本书后,仿佛轻松了点,如果是我独自思念我们仨在一起的日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撑的住,应该没有撑下去的力量了吧。想到这,回到现实,当发抖的心平静下来,无比的珍惜现在。

钱先生和杨女士和阿园,典型的书香之家,没有人逼着孩子读书学习,只是父母的习惯,影响了阿园,成为一名做学问的人。所以读书学习,在他们家,就想我们一日三餐一样。所以,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父母,要先成为这样的人。努力成为肯为孩子改变的父母。

《我们仨》读后感15

“没遇到你之前,我没想过结婚,遇见你,结婚这事我没想过和别人。”这是钱锺书曾写给杨绛先生的一段很美的文字。他们的爱情十分令人羡慕,而最令我感动的还是先生回忆她们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日子,那本《我们仨》。

先生以梦境的方式絮絮叨叨给我讲述那些一件件小事,也许很是平常,但这就是生活。

我们俩老了:先生和锺书都老了,而先生做了个找不到丈夫的梦,我看到这时略感心酸,但看到锺书不为梦中的自己辩护,只安慰先生说那是老人常做的梦,我又觉得先生十分幸福。

我们仨走散了:先生回忆了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那段日子,在媛媛和丈夫相继离世后,家就变成了“客栈”。

“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这是一次在船上,骨瘦如柴的锺书问她是否还做梦时,先生的感触。我觉的先生以一种平淡、朴实的笔调把感情慢慢融入其中,让人读起来十分感动,也许是这才是伉俪情深的爱情。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先生全面地回忆了一家三口与世无争的日常,从夫妻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有了女儿,直至1998年女儿与钱钟书相继逝世。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先生在痛失至亲后难受且迷茫的状态,透过纸张,我能深深感受到先生那种低落的情绪我,以及那种锥心的疼痛。

文章读起来笑中有泪,温馨却又略感些许沉重,也许,这才是先生的心,或许可能是一片空白,仅存的,是对我们仨的思念,最深的思念。

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于是,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