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31W 次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1

最后一个镜头,慢镜头,阿贵被打的满身是血,扛着被砸烂的单车缓缓走过,巨型城市北京拥挤不堪的斑马线。脑海里立刻浮现出了另一部同样是说十七岁年少故事的电影——《蓝色大门》的最后一个镜头,土豪和克柔在同样巨型的台北街头,骑着单车互相追逐,微黄的阳光洒在它们身上,欢声笑语。长长的叹了口气,同样是十七岁的青春。为何竟是这样的不同?!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

城里人与乡下人

电影一开头,王小帅就用冷静的电影语言说出了城里人与乡下人是多么不同。这条线索,在影片中也不同地穿插着。乡下人就该是脏的,是不刷牙不洗澡的。城里人就该是干净的,就该是有很多衣服的。小贵,在他17岁的时候,用一颗纯朴的心,经历了那些面目狰狞的城里人,他们几乎都有着一颗冰冷坚硬的心肠。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是怎样的一种冲击?十七岁的这段经历,会对小贵后面产生怎样的影响,又有谁能预料?但是,一旦走出来了,却真的是回不去了。或许……阿贵以后一会变成那样的城里人?

小贵的老乡在吃饭的时候恨恨的说,要是知道那个人是个小保姆,老子早就……其实,在王小帅眼里,城里人和乡下人并没有很多的不同。这一句话也说出了现在的中国,城里人和乡下人有很大的隔阂。而在我看来,这种隔膜也正在愈来愈深。

成年人

当小坚父亲认定儿子偷东西后,矛盾终于爆发了。虽然我一开始对于小坚这个人物不喜欢,但在这里,我们终于可以看到罗马并不是一日建成的。父亲长期以来的空头支票,让小坚无法忍受。成年人不负责任的承诺,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形式。空头支票开了一大堆,到了最后却不是无意忘记就是故意忘记。其实,在每个孩子心里,对于父母答应下来的事情是非常非常在意的。长期以来的空头支票怎能不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回想自己的十七岁,呆在所谓重点高中,每天两点一线,上学放学。没有单车,没有爱情,没有执着的理想……突然觉得,自己不如小贵和小坚。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2

最早看这部电影是在上高中的时候,记不清是高几的时候了。虽然电影的情节很简单,但我却被这简单的情节深深地吸引啦。

首先是那位不知从祖国的何处来京打工的少年,可能是有着和他一样的在他乡打工的经历吧对他是又同情又恨,同情的是他背井离乡的辛苦和辛酸,恨的是他由于贫穷和年少的无知。

再者是那位土生土长的北京少年,虽然是土生土长的皇城根下的孩子,却没沾得一丁点的皇气,也许是命运对他的捉弄,让他生在一个下层的人家,家庭的窘迫没有让他失掉京城人特有的傲气,这仅有的身份让他盲目的觉得应该与众不同,也就导致了影片故事的发生。

命运弄人,一辆山地车把两个少年在他们人生的那个阶段联系在了一起,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着十七岁的青春年华,不同的是一个要通过这辆车在京城生计,一个要通过这辆车找到他的‘社会位置’。年轻意味着知识的学习,经验的积累,年轻意味着要为这一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付出代价,这是属于他们的人生阶段,但我觉得这一阶段对于谈们来说是太过灰色的!活生生的!

故事是通过少年的生活发展的,但这少年的生活却有影射当今社会的真实!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弱肉强食,电影中出现的北京人形象代表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和强者,电影中出现的小保姆小卖铺男子包括男主角之一代表着那些不断涌进城市,辛苦的奔波,希望通过时间去改变一切的新北京人。

我觉得王小帅导演是个很有生活的导演,他应该经历过两位男主人公的经历,影片场景一自行车事件被发现,男主角之一与父亲争吵,那种少年的叛逆和无奈是有过这种经历的人才能写出来的。

肤浅的扯了几句看过这部电影的想法,希望偶然间看到的朋友包涵,希望像这样有生活的电影多出几部。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3

我记住了一个名字:王小帅。

他是这片电影的导演。这是一部很好的片子。刻画得太好了,看的时候很触动心扉。很揪心。十七岁的单车,如果写,这真是一篇感人的。如果写小说,这也真会是一篇感人的小说。主要是它选材的质地非常好。一个是自行车,一个是人。主要是两个孩子,一个是乡村里的十七岁的孩子,一个是城里家庭困难的孩子。绕着一辆自行车展开。乡村里的孩子和这辆自行车发生的故事,是艰辛的,亦步亦趋才得到的这辆车,可结果好不容易挣够了可以拥有这辆车,偏偏被偷了。后很倔强的要找回。而城里孩子小坚,因为自行车,与潇潇恋爱了,但也是因为自行车,失恋了。他与自行车发生的故事也很真实。还有那些女孩。一个是小坚的女孩潇潇,因为大欢更成熟更懂呵护她,而且更有经济条件,她和大欢在一起了。她是一个需要人照顾的娇气的女孩。而经常来打酱油的女孩红琴,则是乡下来的保姆,偷了主人的衣服穿,和高跟鞋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后来还偷了拿去卖,被辞退了。这是怎样的一群人。

其实写的高中生活,特别的像。打群架,或许只有男孩子才写得这么经典。王小帅的经典。恋爱,打群架,玩自行车。

其实这部电影才是真正和自行车最相关的.电影。紧扣主题,而且非常注重细节。他是怎么紧扣写的,这个很值得探讨。很值得关注。

不管是文章还是电影,只要是文艺作品,最重要的还是要打动人。十七岁的单车就真真的打动了我。生活的艰辛让我想哭。孩子的童年是那样子的让我想哭。

但这部作品除了紧扣题目,而且注重细节,打动人心,还有值得一看的,是什么呢?究其内容本身,也传出来一个信息。他关注的对象是弱者。只有关注弱者才是最容易打动人的选择。一部电影,一篇小说,关注点在哪里很重要。我发现,凡是弱者的角色最容易成为经典。比如宾虚,本来是一个王子,但被践踏被残害,但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韧劲,活过来了。比如谁是百万富翁里的主人公,是一个茶房的伙计,还是一个黑人,而且从小受了很多苦,可是因为偶然机会变成了百万富翁。比如安娜卡列尼娜,一个贵妇人,本来应该是好角色,可是却上演了被卧轨自杀的角色。究其原因,是因为爱情让它成为弱者,她成为众矢之的。又如茶花女,本是一个仆人,但是因为和主人的侄子相爱,怀孕了,后来被辞退,普赛女郎,用自己的身体换取很多东西,因为很多原因导致觉悟不一样,社会不允许她过好日子,她也不甘心,一个士兵爱恋她,为她做了很多的恶事,杀人放火,可是却发现她是一个匪头的女人,不能自主,甚至她的身体。于是她破罐子破摔,专门用自己的身体去勾引男人在罪恶里获得人生的价值。而在这个士兵为她获取自由杀了这个匪头,卡门依然不愿意屈服,她们还是在做杀人越货的事情,依然不愿意对这个社会屈服,也不愿意就此一心一意的爱谁,而且依然拿自己的身体做筹码。依然和别的男人上床。这是一种公然的对抗。最后在和别的男人上床时被士兵带回来,终于死在士兵的刀下。又如原罪,朱丽叶也是和卡门类似的这么一个角色,但所不同的是,她渴望爱,在遇到爱情后,她变了,可是社会不能容忍他们。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很有侦探色彩。最后她们也很离奇。一开始就见她在牢狱里,可是最后,却因为制服了年轻的牧师而获得了自由,竟然跑到了印度生活。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手机里的严守一他们。不过我还是觉得其实大多数经典的还是关注弱者的文艺类作品。只是不能生活得太偏。要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新闻的接近性,显著性,等等都类似于这种规律。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4

剧中的他们,十七岁,生活的底层,贫困线,明天是个未知值,不可预感。

他,保持着出娘胎的本质,单单纯纯,踏踏实实,承诺就是承诺;会偷偷观看自己漂亮的女孩子,羞羞涩涩;为了自行车,倔强地走遍北京的胡同,甚至受怂恿动过坏念头,被抓,挨打,心如刀绞。在小坚的朋友们再一次抢车的时候,“咬定青山不放松”,像横心保卫自己的所爱一样,铁爪牢牢扣紧自行车杆,似乎除非手断就不可分开他和他的车。继而撕心裂肺地恸哭,那股委屈的劲头,抑郁沉闷之气,发自一个孩子心性的胸腔,超越了一个男子汉的忍耐底线,那个镜头,应该就是全片的亮点之一。

开始看的时候,非常的郁闷,无两股颤颤,却几欲先走,毫无技术感可言的镜头,仿佛纯白的牛奶,又像三原色,要添加果汁调味,要各种元素相辅相承才能色彩斑斓,有好几个镜头实在是让人头目眩晕,如小坚穿过贫民窟的路线,仿佛一幅多角度的生活写照,把导演的思想展现得淋漓尽致,一片无言中,观众自意会。

说到无言,导演喜欢用无语的镜头组合到一起,冗长的流水账,一丝一毫尽析镜中,也许最简单的就是最好的,起码在这部电影里,为了主题的需要,可删可留的镜头,我不太欣赏。

不管如何,中国的电影嘛,含蓄是当然的,给我的感觉,有点像老舍笔下的京味散味,转折穿梭于胡同之间,乡下人特有的对城里生活的羡慕与不解,细节入微,直面生活的残酷,述尽人间的无奈。也就是这样。散文一般的电影。文学作品,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举手投足表情万千,和自行车,讲一个最简单,也最辛酸的故事。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5

这个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在90年代的中国城市弱势群族在社会底层挣扎的悲惨生活,这部片子的风格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有点相似,但格调相当阴暗,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来,让人悲观地发现在中国森严的等级制度中生活是多么地无望。

影片的中心都围绕着一辆单车发展,而单车似乎也是一种隐喻,指的也许是对个人来说非常珍贵却很容易被别人夺走的东西,比如自由,人权,当一个人最珍视的自由被这个社会无情地夺走,而脆弱的个体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又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这种悲哀,所有我们当初以为美好的东西,或者是初恋或者是爱情,或者我们为之付出的一切,都象美丽的肥皂泡一样破碎了,得到的都只是永远的欺骗和压榨。当我们失去了所拥有的一切而变得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就会被这个社会无情地抛弃,因为我们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我们是社会变革中天经地义的牺牲品。这个时候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了。影片的结尾,主角拿起砖头掷向强者,最后被强者追杀,即使无关的人也难以幸免,心爱的单车被砸烂。似乎预示着:在这个森严的充满暴力的等级社会中,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也没有人能逃脱地出去--要么同心协力,拿起武器,要么就只有死路一条。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影片的主角抬着破碎的单车走在城市中的情景,似乎预示着一种无奈,我们所曾经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最终会被这个肮脏的等级社会砸得粉碎。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6

《十七岁的单车》让我想起了二狗拍的DV唱我是一只小小鸟的片段,生活太不容易了。现实的有点过于残酷了。或许这才是最真实的生活。

具体情节是——主角郭连贵,带着纯朴和善良的农村人形象来到北京谋生,找到了一份骑自行车送快递的工作。公司规定每单收费10元,等他挣够了600块钱的时候就可以买下那辆公司借给他的银色山地自行车。就在拥有山地车的同时,他看见了一个漂亮的姑娘在不远处的阳台上不断的变换穿衣,这让他明白了城市人的生活,同时他在心中也默默的喜欢上了这个女孩。城市和女孩让他的梦想更为真实,从此他就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开始他的新时代的骆驼祥子。他憨厚的走进了一个酒店的浴室,结果他并没有找到有邮件要送的张先生。出来之后,酒店的服务员要他付洗澡的钱,经过一番激烈的争执后,所谓的张先生终于出现了,他拿着快递匆匆出去了。他始终没有弄明白城市人的生活,那种生活带给他迷惘。正在迷惘的时候,生活又给他出了一道难题——好不容易挣够的自行车丢了。无助的他用力的奔跑,结果还是晚了送快递的时间。没有车,就意味着没了工作,刚刚体会到的喜悦一扫而去。为了找回单车,他奔走于城市的每个角落,他希望能从城市里寻回希望,阿贵丢了车他自然会用一切手段去拿回,包括去偷。当然他的运气不好,被人抓住了。当他原来的经理把他从派出所里领出来,声称再也不管他的事,让他脱离公司。他仍然没有放弃,他坚持去找车。因为他比较轴。

不巧的是遇上了阿坚……当他终于知道自己的车在小坚手里的时候,他拉起自己的车就跑了,还是不走运,他没走掉,结果立即遭到了健的追击和他的一帮哥们的殴打。我记得很清楚,健的同学一边嘴里骂着脏话,一边殴打这么一位来自农村的打工孩子。车仍然被小坚带走了。他就盯梢,晚上偷偷推走了属于他的车,结果又遭到了堵截,一阵激烈的殴打,车又一次被拿走,他再一次到了小坚的家,要讨回自己的车,小坚的父亲让他把车带走了。小坚却不愿意,阿坚是一个家庭贫穷的职高学生,与郭连贵一样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唯一不同的是,他是城里人,一个一贫如洗的城市人。他的家庭背景告诉了他,父亲为他买单车的理想不会实现。于是他才将家里500块钱偷去二手市场买了一辆单车。在有单车的日子里,阿坚遇见了一个眉清目秀的高圆圆,并迅速与她恋爱了。也正是在这个时候,郭连贵找来了。

对于两人而言,单车有不同的意义。在阿贵的眼中,它是劳动工具,是他唯一可以让他感觉自己能够跟上北京——一个繁华都市步伐,能让他找到在这个冷漠的城市里生存意义的拥有。丢了车,他一无所有,没有工作,没有收入,没有生活目标,从某种意义而言,车是他的一切。而对小坚而言,他的所有的朋友都有车,他没有。因为他家的情况不好,是北京的穷人。也只有有了车他才能跟上他的朋友,包括高圆圆演的那个女孩,车对他同样重要……最后小坚跟他的朋友找到阿贵,想把车拿回来,阿贵不愿意。他们就打他。阿贵只有逃。逃不过,他死命的抱住单车不放手,从内心的深处发出嚎叫,这个时刻,他所有经历过的生存的艰辛统统抒发出来了。小坚他们也无可奈何,最后双方谈判,车一人骑一天。这个荒诞的事情,在他们之间发生却是一种必然。因为这是身处下层社会人对生活最无奈的抉择,同时可以看出他们的善良和淳朴。于是,两个人日复一日的开始了单车的交割仪式。两个人都怕对方把车弄坏,每次都要检查。终于有一天,两人交换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才算是认识了。阿坚伸出手与郭连贵主动的握手,让我们感觉到一种自然的温暖。一辆普通的车,一辆别人口中的破车,成了两人各自梦想的一个载体。也许因为同样的爱这辆车,他们成了朋友。

阿坚的女朋友高媛媛,漂亮,但也是非常的轻浮。以前她曾经钟情于小坚,主动的给他一个亲吻自己的机会。然而,后来却跟了车技不错的黄毛。他看见了她的无情和善变,对于小坚而言,她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梦想。来的容易去得也快。这可能也是现在很多发达城市年轻人的现状。还有一个是周迅,一开始让我们以为她是二奶,但其实是一个小保姆,偷着穿主人的高跟鞋、衣服,偷着把主人的衣服买掉。在她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场,她在拼命的寻找什么东西。然而什么都没有找到。她,一个同样来自乡下的女孩,羡慕城里人的生活,用城里的漂亮衣服将自己包装起来。寻找城里人的感觉,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然而最后一无所获,还会丢掉自己的工作。一个同样值得同情的角色。

最后,阿坚狠下心用砖头砸向抢走他女朋友的黄毛,就在这时郭连贵因为来骑车,赶上了这场意想不到的灾祸。抢走高圆圆的黄毛叫来了一大帮人毒打阿坚和郭连贵。自行车是他们的唯一联系,郭连贵在疼痛中叫喊:不管我的事。但是没有人理会他,最后那些狠心的人毅然将自行车的打碎。那打碎的自行车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梦想,同时也是他们的青春。郭连贵拾起砖头砸向了那个不肯放过自行车的家伙。故事结束了,残破的单车被扛在了郭连贵的背上,他走在大街上,人们的目光是冷漠的,他们各自做着自己的事,对于耳边的一切,感觉都与己无关。从中可以看到繁华大都市人们的无情和可悲。

十七岁那年的单车读后感7

从来不觉得要看某部电影要的大奖,要得到大家认同赞赏什么的,每个人对电影的理解感悟和交叉点不一样,所以淘一部好片不容易,有时候要看好多烂片才能遇到好的。

十七岁的单车,初看以为这部片只是一部简单的描述少年心里的青春片,确实勾起观众一些青春的感觉和回忆。但是如果电影仅局限于此,那也不会让我废这么多话。

小贵是新时期的骆驼祥子,甚至连跑车为生的命运都不尽相同。生活的艰难所形成的逼迫,使丢车的人变成了一个偷车的人。整部剧他始终是那个最无辜最倒霉的。他的镜头好几次打动我,第一次是电影对他丢车时心理感受的描述,在那么一个喧闹的大街,敲鼓的大叔大妈,拉近和拉远的镜头,刻画的很巧妙。第二次是小坚和他同学找他商量把车还给小坚,他抓着车仅仅不放,宁死不屈,最后他们都放手了,把他和他仅仅抓着的车围在中间,在空旷的城市上空撕心裂肺地叫了很久很久,有一个拉远的镜头,伴着叫声和回声。第三个是在最后,他愤怒之极打晕了毁车的人,扛着破烂的单车,消失在北京川流不息的街道。电影绝妙之处。

小坚青少年的心里也许很难被成年人理解,不论是他父亲还是观众,所谓的成熟的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会把车看得那么重要,也不会知道他为什么这么渴望同龄人的尊重和认同,以至于使他变得偏激极端。他妹妹给他背书式的那段话真是雷到我了,戳笑点。

想来这部片,放大了人物的心理感受,关注小人物在大社会中的命运,为了生存奋力挣扎,还有被权力压制之下残酷的青春,不管身份如何,青春都是残酷的。而那辆单车,也最终难逃被偷被砸的命运。这部电影没有像平时我们看的电影一样有完美的结局,甚至没有告诉观众任何结局。

电影原来是禁片,却在欧美市场得到极大的认同。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在里边,像极了八九十年代香港文艺片。既可以当做青春片,像《那些年》一样,也能把电影中传递的思想放大一些来看,描述了一个时代生活在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挣扎,彷徨,痛苦还有希望。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