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读课程指南有感范文大纲

读课程指南有感范文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8W 次

  一、片段品味

读课程指南有感范文

《课程指南》指出: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是幼儿园课程形成的主要方式。“预设”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幼儿的兴趣以及已有的经验,对环境布置、材料提供、活动内容和方式等进行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教师可以把目标和内容渗透在环境中,激发幼儿自己的目的性活动,也可以直接设计并组织幼儿参加的活动。

“生成”是指幼儿依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需要,在与环境和他人交互作用中自主产生的活动。教师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和物质环境,关注、支持、引发幼儿的主动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自发学习的需要。“生成”也指教师在幼儿游戏与其它活动中发现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及时介入进行随机教育,或者对该活动加以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展。

“预设”与“生成”是连续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师要恰当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使各种活动真正成为师生积极互动、交流、共同建构的过程。

  二、我的收获

通过学习《课程指南》的学习,我认识到教师预设和幼儿生成对幼儿发展具有同等的价值,不管是预设还是生成共同指向教育目标。可以说“预设”和“生成”是交织在一起的,体现着教师和幼儿的同生共长。因此,我们除了要把握好教师预设的活动,更多的是要关注幼儿的生成活动。要仔细地观察、分析幼儿,即时捕捉孩子们中间的热点问题,研读每一个孩子,关注孩子们发展的每一个平常时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发现孩子们喜欢的感爱好的事物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有教育价值的东西。满足孩子们探索的需要,提升生成活动的质量,使教师和幼儿都成为课程的主动建构者。

  三、我的质疑

在实际操作中,我一直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当孩子们生成的热点问题与现在进行的主题活动毫不相干时,我们该怎么办?怎样让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生成”相辅相成?

  四、进一步尝试

作为一个新教师对于课程的实施欠缺掌握,如何在预设和生成中体现活动的目标,如何提高自己实施新教材的能力?我想,经常保持实践中的反思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加强反思:新教材实施得怎样?活动开展得怎样?出现了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及时把这些问题一一记录下来,然后再带着问题与有经验的教师设计组织下一个活动,并注意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活动后通过对照前次活动来总结效果,在得出经验的同时继续抓住新生成的问题。如此周而复始逐一攻克,最后求得自身的专业发展。

幼儿的生成活动存在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其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捕捉幼儿有价值、有意义、能激起更多幼儿兴趣的生成点,并根据幼儿的生成点、兴趣与经验再预设下一个活动,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引发幼儿下一次的生成点……教师的“预设”与幼儿的“生成”不断地循环往复,推动着探索型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课程指南解读》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指路明灯,帮助我们从“困惑到领悟,从观望到尝试、从理论到实践”转变,也给了我们作为一名教师自身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在解读、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程,演绎新课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