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生感悟 > 读后感 > 《伊索寓言》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伊索寓言》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3W 次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伊索寓言》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伊索寓言》读后感1500字(精选5篇)

  《伊索寓言》读后感1

读名著,发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不同时期的大家都对名著有所解读。然而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从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东西就好了,这也是名著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伊索寓言》。这本书让我爱不释手,因为它通过一个个十分简单又很短的小故事,讲述了一个个深入人心的大道理。它主要写一些富有哲理性、教育性的故事。其中《蛇与农夫》这个故事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故事是说:一位农夫发现一条快冻死的蛇,于是他就想救它。蛇在农夫的怀抱里苏醒后,反而把农夫咬死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即使对恶人仁至义尽,他们的邪—恶本性也是不会改变的。

由此记起曾经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个人,他鬼鬼祟祟,在本不是很拥挤的过道上故意前推后挤。我心想:他一定是扒手。于是,我特意看(欢迎访问零二七范文网,范文大全)了他一眼,示意他:绝不能胡作非为,不然我就报警了。谁知不一会儿工夫他就从我的视线里消失了。不久,到了一个站台,一些乘客匆匆下了车,另一些乘客又急急忙忙涌了上来之后车门又关上了。这时一个乘客大声喊道:“我的钱包不见了!我的钱包不见了!”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小偷还是不怕我的警告,偷了别人的钱包。这件事和《蛇与农夫》一事是多么的相似、雷同啊!从这两件事里使我明白了:对恶人不能心慈手软,不能讲仁义,不然好人就会受到损失、伤害,正义就会受到威胁。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它是由元前六世纪伊索写的。里面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它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人,如何处世,怎样辨别是非。其中《大力神和车夫》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 一名车夫推着货车往前走。突然,车轮陷入了很深的车辙中,再也无法前进了。车夫一筹莫展,傻呆呆的站在那里,高声喊求大力神的来帮助他。大力神来到后,对车夫说:“你自己不自力更生,尽力解决仅依靠我怎么行呢?”看到这里,我想:这个车夫真没用,这么简单的事还要依靠大力神。

其实,我有时也喜欢依赖别人。又一次我的红领巾找不到了。我翻遍了我的房间,可还是没找到。我想:反正我的红领巾也旧了,还是再去买根新的吧!可自己又懒得去,就让爸爸给我去买,爸爸不但没给我买,竟还骂了我一顿。但读了这个故事后,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遇到困难,自力更生,是解决困难的最好的办法。

今后,我我不能再像车夫那样依靠别人,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让我们去利用短暂的生命去好好的“品味”这部《伊索寓言》吧

今天,我看完了伊索著的《伊索寓言》,里面涵盖50多个小寓言故事,每一个东圃让我们深思,每一句话都让我们惭愧。深思的是他告诉我们的一些道理,惭愧的是那些道理告诉我们的自身缺点,让完美人知道自己还有缺点!

《伊索寓言》也是很有哲理的。如果一句话评价他的话,我会告诉你“《伊索寓言》,人生哲理的源泉”哲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很好的让我们知道:人间也一样存在真善美。《狮子和鹿》告诉我们:美的东西不一定实用,不美的东西不一定不实用;《蜗牛》告诉我们:什么事都要靠自己,不要等着机会,而要自己去寻找机会!《猪和蚂蚁》告诉我们:要勤劳,不要好吃懒做!

《伊索寓言》所涵盖的方方面面,都是本着动物的出发点,而将人的那种美与丑、善与恶!分清了世间百态,让我们更真实的面对生活!

  《伊索寓言》读后感2

这段时间,我们班的张老师下令,我们全班都一起读《伊索寓言》。师令不可违啊,于是全班掀起了读《伊索寓言》的高潮。我自然不能免除于外,一头扎进这本书中。结果,我很快就被这本书吸引住了,就像一块铁被牢牢地吸附在磁铁上。这本书的故事都很短小,但却是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难怪,这本书流传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依然是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亦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经典作品之一。

这本书中的故事太让我喜欢了,如:《农夫和蛇》、《狗和公鸡与狐狸》、《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等等,但令我久久不能忘的是《驼盐的驴》

有一头小毛驴驮了几袋盐回家。在回家的路上它要淌过一条河,在淌河的过程中,它一不小心滑倒在河里,盐遇到水溶化了。小毛驴不知道这个道理,以为是自己喝的水有魔力,很是高兴。后来,有一天,小毛驴驮着棉花又来到了小河边。淌到河中间时它又一次故意摔倒。可是,这一次棉花是吸水呀!小毛驴想站起来,却仿佛有一把无形的手压着小毛驴。小毛驴再没站起来!这则寓言的结尾告诉我们:有的人爱耍小聪明,任何时候都想走捷径,结果肯定要吃亏。

说得太对了,我觉得我有时就像寓言中的小毛驴一样,就拿这周发生的事来说吧!

星期二晚上,我们刚过期中测试,一般的惯例这天晚上是阿姨来看班,老师们要去改卷。谁知六点四十分,张 老师疾步来到了班上,扫视了一下全班,整个班级顿时鸦雀无声,老师用他不可抗拒的声音说:“今天晚上大家写一篇读后感,明天和后天进行修改,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啊!怎么又是写作文啊,我大吃一惊,写作文多麻烦,根本不知道怎么写,那有这么多的事要写啊!我心里犹如压了一块大石头一样很不舒服。对了,管他呗,一个班那么多的人,他,张老师一个人能看得过来,我来个浑水摸鱼到时混过去就算了。这样想着,我就自顾自个儿地看书,看那些人在埋头奋笔疾书我都有点羡慕,他们可真会写。第二天,张老师只在班上问我们写完了没有。同学们说:“写完了。”张老师就对我们说:“很好,那么这两天,你们认真修改,到时回家输入电脑发给我就行了。”哈哈,老师果然没有一个个问,真是天助我也。看来我的如意算盘打得不错啊!都笑那些胆小鬼,哪像我看了一个晚上的书。

星期四,老师依然没有细查。我几乎把这件事忘了。

星期五,是家长来接我们回家的时间了。我祈祷老妈赶快把我接回家,就可以逃过一劫了。在班上,我故意装着若无其事地样子在看课外书,结果,老师眼一扫,嘴一动:“谭鹏,你的作文写完没?”我慌了,低下头,支支吾吾地说:“老师,我没有写完。”“什么?到现在没写完?你这两天干什么去了。”老师一下子提高了音量,“没写完也想回去,还不赶快写!”老师那架势,仿佛就是一头狮子,随时要扑过来似的。就这样,我被老师留下来了。老师又去忙着其他的事了,哈哈,老师事那么多,等一下,肯定又是不了了之,管他呢。我胡乱写了一页多交给老师。谁知,老师低下头认认真真看了,那时间仿佛过了半个世纪,我的心越来越重了。老师终于抬起头:“这写什么,胡乱应付,重新写过!”哎呀,看来这次老师是认真的,我只好退回自己的座位,重新认认真真的写了。

时针已经转到六点钟了,老师还没有回家吃饭,妈妈也从四点钟一直在这里等到六点钟。我心里有了愧疚感,有一丝的不安。当我把重新写过的拿给老师时,老师认真地看了很久我修改后的文章,说:“看来,这次是认真了很多。这次写的比上次好很多。但以你的智商的话还可以更深入一些。还是有点耍小聪明。”这时,我感到很惭愧,因为我的不够认真,才把老师和妈妈拖到这么晚还没吃饭。以后,我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不能应付了事。

看,耍小聪明不好吧!我们做人要脚踏实地、勤勤恳恳。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这不是《伊索寓言》里告诉我们的故事吗?我不正像那《驼盐的驴》中的小毛驴吗?耍小聪明,真是自讨苦吃。我要是早点看这个故事,并把这道理牢牢地记在心中,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不过,我想: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啊。

  《伊索寓言》读后感3

少年人容易产生偶像崇拜,我不说那些没有思想的小儿女们眼中的偶像,只说像我这样个性凛然,有自己阅读生活的少年人心中所景仰的文化人物。

我刚刚从高中校园走出,资历尚浅,自觉没有资格同各位评论一个大师级人物,但套用庸俗电视剧的制作者所遵循的见解:“戏不够,爱情凑”,对我来说,理论修养不足或许可以用强烈的感性认识来弥补。

平常人钦佩作家,无外乎两点:一是才华,一是人格。没有才华的作家只能炮制文字垃圾,作为少数杰出作品成功的分母;对于没有人格魅力的作家读者会嗤之以鼻,他们的作品再好,也难以撩起后人的激情去挖掘体味。

在我们看来,中国能将这两种品质纳为己有只有钱钟书。中国有比钱钟书更有才华更有思想更幽默的文人吗?没有。

毕业清华,留学英法。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风华绝代,清高淡泊。

博览天下书籍,精通多国语言。

普林斯敦大学的高薪,英国女王的国宴,他都不屑一顾。

天下能让我敬佩的只有这种人。能让韩寒敬佩的也只有这种人。

作品是文人的喉舌,就说文章经常被选上中学课本的像冰心、赵树理、矛盾等人的文章,你拿枪逼我,我也没觉得什么地方好,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觉得乏味无聊的很,巴金的.长篇小说我觉得文笔稚嫩生涩,根本没什么值得称赞。由于受到当代教育制度蒙骗,我长久以为那些乌合之众是中国一流作家,当我上高一时第一次接触钱钟书的作品(《钱钟书散文》)时,那种感觉,只能用“拨云见日,茅塞顿开”来形容,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豁然开朗。

钱钟书的作品很少入选中学课本,而且我读一本八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时候,其中连琼瑶的名字都提到了,却看不到钱钟书的名字。钱钟书仿佛始终都是个边缘人物,不在主流之列。

我感到好笑,有些愤怒,有些悲哀。既然谈文学史,那么先且不提钱钟书的学术著作,《写在人生边上》和冰心的什么《寄小读者》之类哪个更有思想艺术价值?《围城》和《小二黑结婚》、《青春之歌》等等究竟哪个更能流传后世?在我看来这些根本不算问题,可是在文化方面,官方总是显得愚蠢和落后。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历史长河去粗取精,自由公断。

有人认为钱钟书是九十年代以后才名声雀起,这不是钱钟书从那时起才灵光突现,而是中国人从那时起才多少学会一点在文化方面要有良心。钱钟书为什么在文学史上地位卑微?

是他这种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性格决定的,这也正是他人格魅力所在。众所周知,钱钟书从来不愿意写官样文章,从来不愿意当御用文人,从来不考虑什么文章是符合“潮流”的,只做自己爱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在这一点上跟老舍、曹禺相比,他真是太高贵了。

在那样狂热的年代,一个文人耍书生意气,居然敢不顾及伟大领袖的“讲话”精神,居然从不为工农兵歌功颂德,还好混吗?这种败类文化渣滓的文章还有人看吗?我以为那些资质平庸作家的名声直到今天之所以还没有泯灭的原因就是中国官方一直在捧他们,但官方不捧钱钟书。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民 主 政 治的建设,钱钟书作品的内涵才被不断发掘。中国人的思想再也不会被什么样板戏、语 录之类的东西束缚。尤其是我们年轻一代,冰心、矛盾、赵树理的文章都要绝迹了。我们更看好的是钱钟书、张中行、季羡林等人的纯文学少说教没有政 治 动 机的文章。

我的语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对我们讲,鲁迅的作品是中学课本中收录最多的,从小学到高中,几乎每册都有。他还说如果要在中国文学史上只保留一人,那无疑就是鲁迅。尽管我们都比较推崇钱钟书,对这种言论不敢苟同,但现代学生对鲁迅先生还是非常尊重的,大家不想尊钱而抑鲁。

一位同学做了一个比喻,说二位大师好比两架战机。鲁式战机火力猛烈,钱式战机科技含量较高。

又有比喻,鲁迅文章好比忠勇之关云长舞起青龙偃月,势大力沉。钱钟书好比轻巧的太极张三丰,举重若轻。

姑备一说,在此求教各位方家。

  《伊索寓言》读后感4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不仅有休闲的雅趣,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心灵的感悟。书的世界缤纷多彩,而我唯独倾慕《伊索寓言》。从中,我看到了真理,看到了智慧,看到了博大,看到了精深从中,我懂得了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态度,生存的艰难。他的美,令我震惊;他的心,令我感动。

生命价值

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它存世的长久,也不在于它外表的美丑,真正重要的是它的内在与它的过程。然而《赫耳墨斯和雕刻匠》却讲述了赫耳墨斯为了解他在人间享有多高地位,便去雕刻坊寻找答案。询问了宙斯与天后赫拉石雕的价钱后居然自以为功劳都超越他们,自己的石雕价一定比他们的高,却不曾想成了买二赠一的附属品。

所以说,自命不凡的人的价值一定很低。他们不会有太多为人民奉献的举动,却总以为自己做了比女娲补天还大还多的事;他们身边没有任何夸赞他们的人,却总以为全世界的人都在以他们为傲。

众所周知,海伦?凯勒是一位先天性盲聋哑的人。可是,她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不断奋斗。感受水的流动学单词,通过触摸老师的脸颊学习说话,在盲文书上不断阅读直至手指磨破出血,这是她的坚持。她的坚持所换来的是她生命的意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她的心声,向人们诉说着她的故事。她向我们真实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她,是教育工作者的模范,是人类的光荣。

生命的价值来源于自己的点滴积累,生命的价值需要有无私的行动来提升,生命的价值不需要任何的自以为是来装衬。生命有了价值才会焕发光彩,才会散发热量。反之,它只不过是一堆废石。

人生百态

一个人一生中面对百种事物,有百种态度;而百人对百事,就不是百能计数的了。《旅人和阔叶树》讲的就是人们常有的一种态度。烈日当空,两个困乏的旅人在阔叶树下乘凉,仰望阔叶树却说这是棵对人无用不结果的书。多么矛盾的话啊!足见那两个旅人有多么的忘恩负义,树给了他们阴凉之处,休息之所,他们却还在埋怨。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屡见不鲜,一个健康、富裕、快乐的人还在埋怨上天给他的太少。但是,到底要有多少才叫做多呢?

曾经听过这样一则新闻,一个学生因高考失利跳河身亡。他的遗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失去了一切,这世上再没有一条路属于我,我只能去天国寻找自己的路。这是一个反面例子,这更是一个极端。不难想,难道人生只有高考能决定命运吗?高考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吗?答案是否定的。高考不是人生的一切。人生拥有的还有很多,有亲情、友情、爱情上天只不过少给了一次,你也依然可以继续争取。人生并非只有高考一场考试。

其实,就像人无完人一般,世界上没有最完美的事,对于许多事来讲,在已经饱和的程度上我们不能苛求太多,不要把自己的欲望强加在别人身上。所以,我们要知足常乐,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停止追求。

生存挫折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只小鹿问大鹿,猎狗没有大鹿高大,没有大鹿强壮,为什么大鹿一听见猎狗的叫声就分不清东南西北地狂奔。其实,答案不用说,我们就知道了。鹿是怕被猎人捕杀。这便是自然界里永世不变的弱肉强食的法则,这也是身为动物的所遇到的一种挫折。

在人类的生活中,挫折虽在表层难以预见,可深层却在不断浮现。职业,需要竞争;成绩,也需要竞争,随之而来的便是挫折。在如此之多的挫折中,有的人往往是体无完肤。原来,生存是如此不易。

文章《第八次》中讲了十九世纪,英国的一支军队被拿破仑所率军队击败。其中一位将军落荒而逃,他来到一间破屋。他坐在那儿,看见一只蜘蛛在织网。蜘蛛不断地织,而风也不曾停止,总是把蜘蛛网吹破,如此反复多次,可蜘蛛仍不灰心,直至第八次,蜘蛛网织成了。将军看了,很是感动。他明白了,只要坚持,再大的挫折也可以挺过去。他回去了,重整旗鼓,击溃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大军。他就是一代名将——威灵顿。

正如明朝王骥德所云: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再大的挫折,只要你目标坚定,就一定可以成功。

《伊索寓言》,没有华丽的词汇,没有过多的夸张。是那一如既往的真实,一如既往的生动。他,打动了我。

  《伊索寓言》读后感5

寓言,带给我们哲理,带给我们知识。语文就像沙砾一样,不如黄金耀眼,却也有招人喜欢的一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宝贵的,但也是无情的。我们应该好好地利用宝贵的时间,来勤奋学习。我原本不爱看书,但是在这个假期里,我读了很多有意义的书,三天看一本,所以我就慢慢地喜欢上看书,爱不释手。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片知识天地;书,对于大家来说是一片堆满知识的海洋;书,就是被印刷出来的催眠药。

这个假期,我也看了好几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伊索寓言》这本书。这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短小精悍故事。书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比喻恰当,形象生动,把动物描绘的栩栩如生。其中最让我喜欢的是《伊索寓言》中的蛇和蟹。

这个故事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如果一个人,不听周围人的劝告,反而还继续做坏事,那这种人的报应,将会把自己的命给搭进去。

说到这个故事,我的班里也有一位这样的同学,老师苦口婆心的跟这位同学林锶焓说:“一定要记住,上课要专心不要在抽屉里翻来翻去,要不就什么作业也写不起来了。”

可是,林锶焓就把老师的话当耳边风左耳进右耳出,有时候还右耳进左耳出。下课的时候,自己把东西弄坏了还说是别人把她的东西弄坏了,就会叫同学陪她钱,像个敲诈勒索者似的,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

而且,老师天天提醒我们,不能去小卖部里买垃圾食品吃,可是她却向同学要来的钱去小卖部里买垃圾食品吃,吃完了才来学校上学,有时候还带到学校里吃。”

《伊索寓言》里还有许多更加精彩的故事,比如《两只公鸡》、《狐狸和葡萄》、《狗和公鸡和狐狸》……但是我最喜欢的故事还有《两只公鸡》和《孔雀与鹤》。

我先来介绍《两只公鸡》,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花公鸡和一只风信鸡都生活在养鸡场里。一只花公鸡呢?很聪明整天在院子里围着母鸡和小鸡到处跑;另一只风信鸡呢?很高傲总是呆在屋顶上,它是用铁铸的,它的任务是监视风的方向。高傲的风信鸡看不起聪明的花公鸡,取笑它老是跟那些母鸡和小鸡在院子里到处跑没出息,蓬头垢面,像个衣衫褴褛的拾荒者。说自己外表很漂亮有个又红又大的鸡冠,又长又翘的尾巴,还有五颜六色的羽毛闪闪发亮非常美丽。聪明的花公鸡对高傲风信鸡说:“你别那么高傲,否则会有不可思议的结果,可是高傲的公鸡不听劝,还是高傲下去,直到有一天花公鸡用它那锋利的嘴巴去啄风信鸡那五颜六色的羽毛,把它的羽毛啄的乱七八糟不在闪闪发亮时风信鸡觉得很委屈。它想之前应该听花公鸡的劝告,要改正自己的高傲。否则,会有不可思议的结果,可是自己不听劝,结果花公鸡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自己。最后,风信鸡向花公鸡道歉,愿赌服输。

这个故事就是说如果有人高傲要及时改正,否则就将会有不可思议的后果。到这里,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也很高傲。别人摔倒了她不但不去扶别人,反而还落井下石地去嘲笑她,这位同学和风信鸡一样高傲,这种高傲的行为是不好的,同学们不要去向高傲的同学学习。

而《孔雀与鹤》的故事是这样的,孔雀炫耀自己有漂亮的羽毛而且还可以开屏比鹤的羽毛美丽,于是就取笑他,你看看自己的羽毛有多丑呀!你看看我的羽毛多美啊!鹤说:“呵呵,我的羽毛虽然没有你的艳丽多彩,可是我能飞向蓝天,直到九天云霄,在高空中飞翔,而你却只能和那些公鸡一样在地上走路啊!”说到这里我们班有位同学林峰和孔雀一样骄傲,因为他非常喜欢和别人开玩笑,而且开的是对别人或同学不吉利不好的玩笑,别人听了心里很难过很委屈,所以别人和同学知道他的性格就不想理他了。可是他却在那里幸灾乐祸的傻笑,这说明了“说则无意,听则有心”的道理,请同学们在开玩笑时不要开太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高尚的品德比起空有羽毛的外表却没有什么才华和作用的人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我们不能这样骄傲,这样是不行的,我们要向表面朴实无华但却默默无闻做贡献的人学习。如果你身边有这样骄傲的同学,就一定要让他及时改正,这样就会有人喜欢你,同时会有更多的朋友和你一起玩,跟你交朋友,你才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温暖。否则,你身边的朋友会离你越来越远,到时你将会更加孤单寂寞。

赞助商